上一章

第二章

邮车

十一月下旬一个星期五的夜里,本故事中的第一个人物登场,出现在了多佛公路上。邮车在艰难地爬上射手山,而他觉得这条路是那般漫长。跟其他的乘客一样,他走在邮车旁,在泥泞中跋涉,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愿意走路舒散筋骨,而是因为坡陡、路滑,马车、邮件和乘客太重,马儿拉不动,三番五次停下来,有一次甚至来了个大掉头,拉着车横穿路面,想返回布莱克希思去。幸亏缰绳、皮鞭、车夫和卫兵联合行动,等于宣读了一篇檄文,禁止马儿自行其是,总算使几匹莽撞的马回归理性——最终,所有的马都服帖了下来,乖乖地继续履行它们的义务了。

它们低着头,抖着尾巴,吧唧吧唧地踩着泥浆蹒跚而行,跌跌撞撞、摇摇摆摆,好像浑身就要累得散架似的。只要车夫勒住缰绳,小心地吆喝一声“吁”,要它们停下休息时,那领队的马就会猛地摆一摆头以及头上套的绳索,仿佛在强调自己的观点——这邮车是万万拉不上坡去的。领头马这么一摆脑袋不当紧,倒是把咱们的这位乘客吓得不轻(心神不宁的人遇到这类情况都会这样的),使得他胆战心惊。

山谷里大雾弥漫,雾气孤魂野鬼般游荡于山坡上,像是在寻找栖身之地,却怎么也找不见。寒雾又浓又湿,缓慢地在空气中飘移,犹如浑浊的海面上泛起的波澜,丝丝缕缕,层层叠叠。厚厚的雾将车灯罩了起来,灯光下只能看得见翻滚的雾气和几码之内的路面。拉车的马呼出的浊气融入雾里,仿佛那雾气都是从它们的鼻孔里喷出来似的。

除了这位乘客以外,另外还有两名乘客也跟在马车旁深一脚浅一脚地爬坡。三个人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连耳朵和颧骨都裹了起来,脚上都穿着长长的筒靴。如此里三层外三层地将自己裹起来,三个人相互之间均不知对方长什么样子,不仅看不清对方的长相,也猜不透对方的心思。在那种年代,乘客们萍水相逢,绝不敢轻易相信别人,因为路上遇到的任何人都可能是强盗或强盗的同伙。说到同伙,这是最有可能遇上的,因为在每个驿站和小酒店里,大至店主、小至最低级的马厩杂役都可能是“盗首”雇用的人。所以,在一七七五年十一月的那个星期五夜晚,当多佛邮车攀爬射手山时,邮车上的卫兵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只见他站在设在邮车后部的岗位上,一边冷得直跺脚,一边虎视眈眈地观察着情况,把手按在面前的武器箱子上(箱子里最上层放的是一把装了子弹的大口径短枪,短枪下面是六七支或七八支马枪,也装了子弹,箱底还有一把短剑)。

这趟多佛邮车一如既往,车上的人表面相安无事,其实各怀鬼胎——卫兵和乘客们相互猜疑,你怀疑我,我怀疑你,而车夫对谁也都不信任,只信任他的马。至于那几头牲畜,如果让他说良心话,他可以手按《圣经》起誓:它们绝不适合做这样的旅行。

“驾,驾!”车夫吆喝着马儿,“再使把劲就到坡顶了。你们这些该死的牲口,赶你们上山我真是把苦都受尽了……乔!”

“怎么啦?”卫兵应了一声。

“几点钟啦,乔?”

“已经十一点十分了。”

“该死,”恼怒的车夫喊道,“还没到射手山的山顶呢!驾!快走!”

那匹倔强的领头马被狠狠地抽了一鞭子,这才鼓起全身的劲儿奋力前行,另外三匹马紧随其后。多佛邮车又一次挣扎着前进,跟在车旁的乘客也穿着长筒靴在泥地里继续跋涉。他们紧跟着邮车的节奏,车停他们就停,车行他们也行。他们三个,如果哪一个胆敢提出要到浓雾里和黑暗里去,那他很可能会遭到怀疑,立刻被当作强盗遭到同路人射杀。

最后,邮车终于被拉到了山顶上。马儿停下来喘气,卫兵跳下车在车轮下枕了垫木,以防邮车下滑,然后打开车门,让乘客们上车。

“你听,乔!”车夫警惕地喊了一声,一边从座位上朝山下望去。

“你说什么,汤姆?”

他们俩竖起耳朵静听。

“我说有匹马走过来了,乔。”

“依我看是跑过来了,汤姆。”卫兵回话说,一边松开拉着车门的那只手,敏捷地一跳,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先生们!我以国王的名义要求你们提高警惕!”

在快人快语发布了这条命令之后,他取过短枪,扳上扳机,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这时,本故事里先提到的那位乘客站在马车的踏板上准备进车厢,另两位乘客跟在他身后,也准备上车。他一半身子已探入车厢,另外一半还在外边,而那两个乘客仍在路面上。他们听了车夫和卫兵的对话,不由将目光转向他们,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然后侧耳倾听。车夫朝后张望,卫兵也朝后张望,就连那匹倔强的领头马也在倾听和张望,人畜行动一致。

路上没有了辘辘的马车声,本来就已经够静的了,再加上夜间万籁俱寂,四周简直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够听得见。那几匹马大口大口地喘气,使得马车也跟着在微微晃动,似乎也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状态。乘客们心里像有个小鹿在乱撞,那怦怦的心跳声似乎清晰可闻。就在这异常宁静的一瞬间,他们又是喘气,又是屏息,由于紧张,脉搏的跳动在加快。

马蹄声急——一匹马飞一般跑上山来。

“什么人?”卫兵可着嗓门叫道,“你给我站住,不然我就开枪了!”

马蹄声戛然而止,却响起了一阵泥水的迸溅声,浓雾中有人高声喊道:“这是多佛邮车吗?”

“别管这是什么!”卫兵顶了他一句,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这是多佛邮车吗?”

“你问这干什么?”

“如果是的话,我想找一位乘客。”

“哪位乘客?”

“贾维斯·洛里先生。”

本故事先提到的那位乘客立刻声明那是他的名字。卫兵、车夫以及另外的那两个乘客一听,一齐用狐疑的目光打量起他来。

“你站在原地别动,”卫兵冲着浓雾里的那个人喊道,“只怕万一我的枪走火,那你可就要后悔一辈子了。这位叫洛里的先生,你自己回他的话吧!”

“什么事?”那位叫洛里的乘客问道,声音有点发抖,“你是谁呀?是杰里吧?”

(“我可不喜欢这个杰里的声音,粗喉咙大嗓门,怪刺耳的。”卫兵自言自语道。)

“是的,洛里先生。”

“有何贵干?”

“台尔森银行有封信需要交给你。”

“我认识这位送信人,卫兵,”洛里先生说着走下踏板站到了公路上(另两位乘客扶了他一把,倒不是出于礼貌,而是想让他赶快下去——待他下车后,那两人急忙挤进车厢,关上了车门和车窗),“不妨叫他走近些,不会出什么事的。”

“但愿如此,可我还是不放心,没有十二分的把握。”卫兵粗声粗气地自言自语道。随后,他冲着来人喊道:“喂,你听着!”

“听着呢,你说吧!”杰里说,声音比刚才更刺耳了。

“慢慢走过来!听见了吗?如果你的马鞍上挂着手枪,你可小心点,别让我看见你用手动它们。我的枪可是容易走火的,弄不好会叫你吃枪子的。好啦,现在让我瞧瞧你!”

一匹马和骑马人从流动的浓雾中走了出来,来到邮车旁那位乘客的跟前。来者向那位乘客鞠了一躬,瞅了瞅卫兵,然后将一小片折在一起的纸交给了乘客。那马儿喘着粗气,人和马身上溅满了泥浆——从马蹄一直到来者的帽子,处处都有泥。

“卫兵!”那位乘客叫了一声,语气相当严肃和自信。

卫兵保持着警惕,右手握住枪柄,左手扶住枪管,眼睛紧盯着来者,冷冷地回应道:“先生,请讲!”

“不用担心,我是台尔森银行的。想必你是知道伦敦的台尔森银行的。此次出行是到巴黎去办事。这一克朗你拿去喝酒吧。我能看信吗?”

“如果是这样,那你就快看吧,先生。”

乘客借着这一侧的车灯的灯光将那片纸展开,先是默念了一遍,然后读出了声:“在多佛等着小姐。”随即,他说道:“瞧,卫兵,信不长。杰里,回去告诉他们,就说我的回复是‘复活’。”

骑在马鞍上的杰里听了颇觉意外,用他那公鸭嗓子说道:“这样的回信可真是既离奇又古怪。”

“你把这口信带回去就是了,让他们知道我已收到了这封信——口信和书写回信是一样的。祝你一路平安!再见!”

乘客说完,便打开车门钻进了车厢。这次可没有人扶他——那两位同路乘客刚才手脚麻利地将手表和钱夹藏到靴子里,此时正在假装睡觉。他们这样做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以防万一,生怕会遭抢劫。

邮车又重新晃晃悠悠地上路了,与上山的时候相比,雾气更浓了,一层一层地缭绕于四周。过了一会儿,卫兵把短枪又放回到了武器箱子里,然后查看了一下箱子里其他的枪支,又查看了一下腰带上挂着的备用手枪以及座位下面的一只小匣子(匣子里放着几件铁匠用的工具、两三个火把和一只打火盒)。他之所以准备了这一套点火的工具,是怕万一车灯被风吹灭会抓瞎(这种事时有发生)——有了这套工具,他只消钻进车厢,就可以用火镰和火石打出的火花点燃火把,要是幸运的话,在五分钟之内便可以把车灯轻而易举地点亮。

“汤姆!”卫兵隔着车厢顶轻声叫着车夫。

“怎么啦,乔?”

“你听到那口信了吧?”

“听到了,乔。”

“你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吗,汤姆?”

“一点也不知道,乔。”

“真是凑巧,”卫兵默默地想,“我自己也一样不知道。”

杰里被独自留在了浓雾和黑暗之中。他翻身下马,不仅是想让精疲力竭的马休息休息,也是想擦一擦脸上的泥浆,把帽子上的水抖掉(帽子上恐怕积了有半加仑的水)。他把缰绳搭在满是泥浆的胳膊上站在那里,直至辘辘的马车声逐渐消失,黑夜又重归沉寂,这才转过身,迈开腿下山去了。

“从圣殿酒吧区一路跑过来,老伙计,你的前腿叫人不放心,还是到平地再骑吧。”这位说话粗喉咙大嗓门的信使看了看自己的坐骑说,“‘复活’——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回复!杰里呀,这其中的意思你怎么能解得透!如果这种玄机难悟的口信成了一种时尚,那你的日子就难过了,杰里!”

下一章

复制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登录

加入书架

批注

保存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

logo

掌阅AI阅读助手

掌阅AI阅读助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量优质出版物融合,构建出卓越的语义理解、内容总结和信息抽取能力,意在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

知道了

10.66%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语音朗读

字体

笔记

  • 护眼

    翻页方式

    覆盖
    滑动

    行间距

字体选择

细字体

字体设置

系统默认

细字体

加粗字体

《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

共52章
努力加载中...
目录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暂无划线,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批注,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书签
划线
批注
书签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大图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阅读原文
目录 共52章
00:00
00:00/
--:--
倍速: 1
定时播放
儒雅青年
倍数设置
重置
0.52.0
标准
1.0
定时播放
关闭定时
15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播完本集
语音朗读
儒雅青年
温柔淑女
阳光青年
小萝莉
智慧老者
慈爱姥姥
目录
共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