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月浦的铁军雄师
在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淞沪战役中,有一支参战时间最早、战役任务最重、牺牲人员最多的新四军铁军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十兵团二十九军第八十七师。在这场战役中,这支英雄部队浴血奋战、为上海的解放立下不朽功勋。
说到参战时间最早,第八十七师是5月12日战役发起后,最先向上海守敌发起进攻的部队之一;说到战役任务最重,第八十七师是执行野司制定的“钳击吴淞、解放上海”作战计划中要率先占领月浦,为八十六师攻占吴淞打通通道的主攻部队;说到牺牲人员最多,淞沪战役中我军总共伤亡3.3万人,其中有7 613名指战员献出宝贵的生命,而八十七师就伤亡了近4 000人,是上海战役我军所有参战部队中牺牲最多的部队。淞沪战役中我军共牺牲三位团级干部,而八十七师就占两位,他们分别是二五九团团长胡文杰和二五三团政治处主任王里。令我骄傲和自豪的是父亲张强生时任第八十七师师长,其余师首长是政委王义勋、副师长林乃清、参谋长叶克守、政治部主任段六奎。
一、铁军劲旅 挥师上海
1949年5月,父亲张强生率第八十七师按照三野下达的《淞沪战役作战命令》,奉命率部参加解放大上海的战斗。父亲所在的二十九军与二十八军作为战役西线攻击部队,按命令担负攻占吴淞、宝山的重要作战任务。得手后,旋即与攻占浦东高桥的东线部队一起封锁黄浦江口,截断上海守敌沿江逃窜的退路。作战命令要求部队于5月12日从常熟附近出动,14日拂晓前攻占吴淞与宝山。
第八十七师前身是1948年5月初在江苏东台朱家灶组建的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三旅。该旅虽组建时间不长,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但所属的三个团却都是战功累累、功勋卓著,驰骋于大江南北、鏖战于苏中苏南的新四军老部队。
第八十七师下辖二五九、二六零、二六一3个团均是1949年2月由三十三旅相应的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3个团改编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强对月浦的攻击力量,第二十九军将八十五师二五三团配属给第八十七师。说到二五三团,更是历史悠久战功赫赫。其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抗日第三纵队以及湘鄂赣边区东北分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部队。1937年12月,这些部队分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第二营和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二营,是新四军组建最早的部队之一。1938年春,第一团第二营随支队司令员陈毅进到茅山地区后,归支队直接指挥。1938年冬,第二营编为第一支队特务营。1939年春,该营编入新四军第六团第三营。1939年春,第六团挺进江南东路地区抗日,六团第二营改称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第二路第二支队,在对日作战中,曾攻入上海虹桥机场,烧毁日机数架。第六团第三营改称“江抗”第四路第一支队。10月,“江抗”在江阴西石桥整编,第二路第二支队编为第六团第二营,第四路第一支队编为第六团第三营。11月,第六团在扬中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第一团,第六团第二、第三营改编为挺进纵队第一团第二、第三营。改编后,北渡长江,在开辟苏北和发展华中期间,与国民党顽固势力进行斗争,先后参加了增援半塔集的反顽战斗和郭村保卫战。1940年7月,挺进纵队第一团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第一团,第二、第三营编为第一纵队第一团第二、第三营后,参加了黄桥决战、曹甸战役和讨伐李长江战役。1941年2月,第一纵队第一团编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第一团,连续参加了苏中反“扫荡”、反“清剿”作战。4月,协同第二团袭击姚家岱日伪军据点,全歼伪军两个连,击毙日军泰兴城防司令以下30余人,生俘日军3人,开创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生俘日军的纪录。1942年9月,实行主力地方化时,第一旅第一团第二营分到泰州,成为泰州独立团第一营;第三营第七连和第九连的一个排分到泰兴县,作为泰兴独立团的骨干。这些连队,在坚持和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了主力部队的作用。1944年3月5日,泰州独立团第一营参加了车桥战役,协同新四军第一团、第三军分区特务营,在芦家滩一带打击两淮援敌,保障友邻部队顺利攻克车桥。此役共歼山泽大佐以下日军460余人(其中生俘24人),伪军约500人,泰州独立团第一营俘日军2人。4月,第三军分区奉命组建苏中军区特务第三团,下辖3个营,原第一旅第一团分到泰州、泰兴独立团的部队编为第一、第三营,如西、靖江独立团和军分区特务营的几个主力连队编为第二营和第三营一个连及团直属连队。同年9至10月间,在讨伐顽军陈泰运部战役中,特务第三团攻克张游庄据点,并击溃伪军两次增援,共歼敌700余人。1945年春,特务第三团奉命调往淮南保卫新四军军部,在观音寺以东三河南岸,拦截了日军部分运输船只。日军投降后,特务第三团配合兄弟部队围攻兴化城,全歼刘湘图伪军5 000余人。8月,特务第三团攻克宝应县望直港伪军据点,歼敌一个营。9月以后,先后会同兄弟部队攻克如皋县城和解放盐城。11月,编为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五十五团。随后编为第三十一旅第九十一团。1949年2月9日,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第二十九军第八十五师第二五三团。
第二十九军争得主攻吴淞、硬啃正面之敌五十二军这块硬骨头的任务,是三野和十兵团首长对第二十九军指战员的信任。而胡炳云军长让父亲指挥八十七师担任主攻也颇具深意。《第三野战军十大主力传奇》一书是这样描绘的:“第八十七师是一支精锐之旅,尽管组建较晚,家底还不算厚实,但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管你是得过‘宝鼎勋章’的邱清泉,还是‘中原王’汤恩伯,我们的勇士们都敢碰一碰、打一打,而且一定要把他们打垮。师长张强生更是一位老红军出身的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指挥员。张强生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新四军时期,他当过团长、支队长。1946年夏,苏中七战七捷时,张强生是第七纵队三十一旅参谋长。而且,他善于带新部队,并培养他们猛冲猛打的战斗作风。”这样看来,胡炳云军长是坚信第八十七师能打好这场硬仗的。同时,为了打好这一仗,父亲的老首长、时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段焕竞随第八十七师行动和指挥。
二、浴血鏖战 勇夺月浦
第八十七师领受的作战任务是配属军工兵营1个连,军直属炮团2个营及第八十五师第二五三团全部,攻占月浦、张华浜,并切断上海敌人退路及封锁黄浦江。战前第八十七师的作战方案是:以二六零团主攻月浦;二五三团右翼配合;二六一团楔入月(浦)宝(山)公路,截断月浦守敌之退路,并协同二六零团攻歼月浦之敌;二五九团攻占叶大村,伺机夺取狮子林炮台,待攻占月浦后,作为攻占宝山、吴淞的主力部队。
5月12日清晨,八十七师所有参战部队冒雨从牌楼市、青石桥地区出发,向浏河、月浦方向攻击前进。
上午10时,前卫二六一团一营首先攻入浏河镇,消灭镇内敌人后部队趁势渡过浏河,一口气向上海方向挺进30公里。13日凌晨2时,各部队已全部到达指定地域。二六一团进驻月浦镇北侧,同时在月宝公路担任警戒;二六零团则进入月浦镇北的主攻位置担任主攻;二五三团进入月浦西南实施助攻;二五九团则后续进入月浦至狮子林之间的叶大村敌人据点的阵地前沿。师指挥所设在月浦镇西北的西陆桥。这时,月浦镇已在我军4个团的三面包围之中。
月浦,上海东北一座不起眼的小镇,但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它紧靠长江,东临吴淞口,是进入宝山、吴淞的唯一门户,也是两地的重要屏障,是淞沪战役中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要歼灭吴淞、宝山之敌,必先攻克月浦、打开大门。因此,月浦成为国民党上海守军外围防线的主阵地,与北侧狮子林炮台、偏南侧的杨行连成一体,互为犄角,遇到攻击,三者可以相互支援。敌军自月浦到吴淞口10多公里防御带构筑了密集的钢筋混凝土碉堡群,组成交叉火力网。这些全用钢筋水泥浇铸的碉堡壁厚达1.2米,能防御当时任何武器的攻击。守敌还可及时得到海军舰艇、地面炮兵和航空兵的火力支援。
专门派来加强月浦至吴淞口防御的是国民党嫡系主力第五十二军。这支部队在辽沈战役中由于逃窜及时,未遭我军的重大打击,保持了比较完整的建制和实力,后由杜聿明设法通过美国海军用军舰海运到南方。军长刘玉章,是黄埔四期优等生,面对解放军大军压阵,他还嚣张地扬言要“让共军卡在我的钢铁阵地里”。月浦正面之敌是五十二军二十五师一个师的兵力,前沿阵地守军为一个团。宝山、吴淞一线有12个炮团,几百门大炮,长江上还有30多艘兵舰可向岸上开炮,另外还有江湾、龙华机场起飞的轰炸机助战。
5月13日凌晨2时许,第八十七师指挥4个团分别在月浦西侧、北侧、钱家宅南侧、叶大村正面,以行进间发起攻击。虽经激战,但由于敌工事坚固,炮火猛烈,我军进攻全线受阻。拂晓,敌人又以军舰和地面的猛烈炮火覆盖我月浦前沿阵地和纵深部队。敌飞机也分批轮番轰炸、扫射。二六零团阵地上的三门山炮刚刚回击,就被敌人的炮火击毁了两门。一个上午,仅二六零团前沿一营的伤亡即达三分之一。
下午2时,担任主攻的二六零团在二五三团的助攻下,对月浦发起总攻。
至傍晚,大雨滂沱,二六零团攻克月浦街北敌前沿阵地的几座地堡群,二五三团占领了月浦西侧的一溜高梗子阵地;二六一团也占领了镇东北敌人前沿的几座碉堡。但我军伤亡极大,二六零团仅剩步兵120多人,12名营级干部11人受伤,有的身负重伤但仍坚持指挥战斗。同一天,二五九团也对叶大村敌据点发起进攻,经过两次攻击的反复拼杀,终于攻占了叶大村,歼守敌200余人,俘敌60多人。
14日是作战命令要求攻占月浦镇的关键一天。军令如山,凌晨,父亲张强生让政委王义勋坐镇师前指挥,他和副师长林乃清、参谋长叶克守分别到前沿阵地了解情况,部署组织第二次强攻。看到萧卡政委指挥的二六零团减员严重,父亲与二五九团团长胡文杰商量,决定抽调已占领叶大村的二五九团二营和三营投入月浦攻坚战,叶大村由一营和军直侦察营配合固守,并伺机夺取狮子林炮台。
天亮后,敌人反击开始。猛烈的炮火向二五三、二六零、二六一团阵地实施毁灭性轰击。随后,敌人用几辆坦克为前导,掩护步兵向我反扑。在二六零团阵地上,战士们的枪支、弹药沾上雨水和泥浆,难以使用,手榴弹就成了主要武器。三营副教导员张勇带领部队在最前沿阻击坦克,并亲自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其中一辆,但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接着,战士们相继以集束手榴弹投向坦克,敌仓皇撤逃。而此时的二六一团阵地上硝烟弥漫,敌步兵紧随坦克蜂拥而上,逼近营指挥所。战士们跃出战壕奋起冲杀。配属该团的师工兵也用炸药炸毁了一辆装甲车。最后,打退了敌人的反扑,但该营的伤亡也很大,一个130多人的连队只剩下20余人。如此拼搏反复多次,一直到下午仍未止息,虽然阵地始终在我们手里,但我军依然未能完全拿下月浦。
下午5时,二五九团二营和三营在团长胡文杰等率领下迅速进入月浦镇北偏西的阵地。各级领导随即观察地形,选择进攻路线,布置火力点,规定步炮协同的联络信号,加强担任主攻的二营的火力配备,准备第二次强攻。其他3个团也都作好了进攻前的各项准备。
5月14日18时40分,在军山炮团和各团迫击炮的火力掩护下,4个团集中兵力火力,利用夜色掩护,向月浦镇发起了猛攻。二五九团指战员浴血激战,率先攻克镇西北外侧的2座碉堡和右后侧的子母堡群,父亲立即在这里建立了师前指,所有师首长全部亲临前线指挥。
二六零团副团长梅永熙,参谋长李仲英亲率该团余下的120多名步兵突击北街,夺取镇内敌堡,占领了北街一片房屋。参谋长李仲英负伤,战士伤亡了一半,仅剩60余人,但仍坚持战斗。此时,二五三团猛攻敌在镇西南的堡垒,二五九团也先后冲向西街头,拼命夺占敌西街头的敌堡,并与敌展开巷战,逐屋拼杀,夺下西街20多间房屋,然后向东街追击直到东街头。由于无法及时切断敌人退路,残敌越过街东南小河逃向25.32高地及其两侧的子母堡群,继续顽抗。
这时,二六一团也向街区东北侧推进,一部分进至街区。就这样鏖战了一个通宵,至15日拂晓,第二次强攻终于取得胜利,第八十七师完全占领了月浦全镇,与敌军隔河对峙。战斗中,二六一团一营副营长刘飞、二五九团二营副教导员陈冠身负重伤,二五九团突击连副连长姚龙夫英勇牺牲,二营教导员盛长宏、三营副教导员薛竞成也先后牺牲。
三、抗反追敌 直插吴淞
我军攻占月浦镇,打开了通向吴淞口敌人出海通道的大门,就直接冲击着敌汤恩伯部20余万人的部队。汤恩伯急令吴淞方面陆、海、空军拼命向月浦反击,妄图夺回失地。
面对敌人的反扑,第八十七师在巩固既得阵地的基础上,全力肃清月浦外围的敌地堡群,并集中兵力和火力向25.32高地实施攻击。15日和16日,敌海、空军和月浦守敌五十二军第二师开始疯狂向我军反扑。
15日天刚亮,敌机就飞临月浦上空,与停留在黄浦江上的十余艘敌舰和敌五十二军的火炮一起向我军阵地狂轰滥炸,炮弹倾泻而来,整个月浦镇成为断壁残垣,满目疮痍。二五九团团领导一早到月浦东街前沿阵地勘察地形后,刚返回团指挥所部署作战任务,此时,敌停泊在黄浦江面的军舰发射的炮弹击中指挥所,团长胡文杰全身7处负伤光荣牺牲,副团长李超也身负重伤,整个部队遭到很大伤亡。
敌人炮击之后,成连的步兵在轻重机枪、六零炮等火力掩护下,沿交通壕涌向小河南边,随即拼死冲过小桥或渡过河沟,向街区二五九团三营阵地猛扑,一度逼近三营指挥所。该营指战员奋不顾身,跳出堑壕,与敌展开肉搏战。危急关头,二五九团二营四连政治指导员率一个排赶到加入战斗,击退了敌人的反攻。在二五九团机、步枪及手榴弹火力和右侧二五三团火力的压制下,敌虽死伤累累,但仍顽固攻击。阵地上火光闪闪,爆炸声、喊杀声响彻上空,敌我展开了激烈的拼杀。在敌人即将逼近二五九团三营指挥所时,二营四连一部在指导员带领下奉命赶到,趴在门槛上阻击敌人,就这样反复拼杀三四次之多。此时通信线路也中断,情况危急,团政治处主任方征一面派人向二五三团求援,一面带领团指挥所全部警卫和勤杂人员投入战斗。千钧一发之际,二五三团五连连长率一个加强排赶到,第二营主力也从左侧赶来增援,顷刻之间,敌100余具尸体横陈街头,残部跳入河沟,争相逃命。
5月15日下午,调整部署后的敌军又以步兵一个营为先导,在炮兵火力的掩护和坦克的支援下,沿月宝公路两侧对二六零团、二六一团既得阵地进行猛烈攻击。在这期间,敌步兵在坦克、装甲车及步炮火力掩护和“督战队”威逼下,不断向我二六一、二六零团阵地疯狂反扑。据守前沿的二六一团指战员英勇拼搏,二六零团虽仅剩步兵60余人,也誓死保卫阵地。他们利用敌坦克炮火的死角,以机步枪、卡宾枪、冲锋枪、手榴弹、小包炸药等轻武器集中歼灭敌人的步兵。敌坦克、装甲车为免遭毁灭,只得仓皇撤退。就这样,经过一天血战,我守卫月浦镇的部队共击退敌人两个团的五次连续反扑,共歼敌500余人,敌第八八八团团长被我军击毙。
16日之后,遭严重打击的敌人对我反击减弱。17日,第十兵团向各军、师、团层层传达了野司15日关于“淞沪作战的战术”指示,要求各部队按照对永久筑城地带的战术原则,慎重周密地组织战斗,总结打钢筋水泥碉堡群的经验。并指示前沿部队暂停进攻,构筑工事,开展敌前练兵,采取以小群动作逐个夺取敌堡、逐点向纵深开拓前进的作战方法。第八十七师各团按照上级指示,在战斗间隙整理部队,健全组织,进行思想动员,发扬军事民主,总结战斗经验和分析伤亡重大的主客观原因。通过上述活动,部队虽伤亡重大,但全师上下斗志坚定,情绪高昂。随后几天,各团迅速改变战术,发挥我军夜战之长,白天对付敌人反击,晚上则组成若干战斗小组,以冲锋枪、手榴弹、小包炸药等轻武器出敌不意,多路突击,逐个夺取敌堡。这样,一直到23日总攻前,每晚都能打下几座敌堡而我军很少伤亡。我外围阵地不断扩大,月浦镇牢牢地掌握在我们手中。
十天的外围激战,我军已部分突破敌主要阵地,并将敌军主力牢牢吸引在吴淞口两侧地区,暴露敌军在沪南、市区外围防御的弱点。我各路大军迅速攻占沪南的七宝、莘庄,造成向市区逼近的态势。据此,第三野战军总前委决定:1949年5月23日夜,全线所有各部队按所负任务同时发起总攻,迅速全歼上海市守敌。
根据命令,第二十九军首先歼灭月宝公路以北、狮子林以南之敌,尔后向宝山西北地区实施攻击,全歼宝山、吴淞地区守敌。
月浦东南的25.32高地,堡垒坚固,居高临下,火力可以封锁四周,是守敌负隅顽抗的核心工事,也是第八十七师总攻的第一个目标。23日晚总攻开始后,主攻的二五三团二营在军直炮团、三野榴弹炮团强大的炮火支援下,首先向25.32高地发起强攻,至24时就全部占领该高地,歼守敌一个营。24日,又一举粉碎了敌一个团及八辆战车的反扑,坚守住了阵地,扫清了大部队向宝山进击的障碍。
25日,我军在整个淞沪战场节节胜利。第九、第十兵团由南而北攻入市区和浦东高桥,汤恩伯等已登上军舰逃出吴淞口,其他达官要员们也纷纷准备逃跑。
当天午夜,第八十七师各团奉野司全线总出击的命令,扫清月浦外围残敌,追击全线溃逃的敌人。二五九团一营进占狮子林炮台后向宝山追击,二六一团一连和三连攻击东寺宅东侧的一个子母堡群,一连长孙志道带突击队上去连续爆破,敌一个连插白旗投降。26日凌晨1时,我军发觉狮子林等地守敌向南溃退,即全面出击,猛追溃逃之敌。全师各团会同友邻师团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宝山追击,一直冲到吴淞口江边。这时的黄浦江边罐头、杂物狼藉满地,一艘军舰已被击沉,一艘轮船还未来得及开出,一部分未及登舰的国民党官兵及其眷属都做了俘虏。26日上午,宝山、吴淞被解放。
5月27日,解放上海的淞沪战役胜利结束,我军共歼国民党淞沪守敌15万余人,其中第二十九军歼敌1.2万余人,把一个偌大的上海完整地交到人民手中。第八十七师英雄的指战员们度过了15个极其艰苦的昼夜,胜利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战斗任务,无愧于华东野战军的称号,无愧于铁军的称号。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