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的心理评估
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多为慢性病程,该类患者均有令人苦恼的或涉及医学疾病(并非必须)的躯体症状,以及与躯体症状相关的异常思维、情感与行为,社会功能受损。结合以上特点,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的评估需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多角度进行。
生理评估一般在对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患者进行确诊和治疗之前进行。生理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患者目前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与身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相比较其他精神障碍,生理评估对诊断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尤为重要。因为在躯体症状障碍、疾病焦虑障碍和转换障碍等为主的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的诊断中,与躯体症状或躯体健康相关的不相称的、过度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是重要的诊断依据。生理评估通常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超声、脑电图等物理检查、生物化学免疫等实验室检测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
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评估主要用于了解个体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社会功能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例如,患者的认知、情绪和意志行为活动有哪些特征?个体通常会使用哪些方式来处理自己的负性情绪?出现的问题已经影响了个体工作和生活的哪些方面,以及影响程度如何?个体所处的环境对其提出了哪些要求?个体存在哪些资源可以帮助其处理问题?等等。评估者也试图通过这些信息来获取一幅个体与其所处环境互动的图景。本章中所讨论的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的心理评估主要关注以上所述的心理和社会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