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细节,把握人生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不缺乏机会,缺少的只是于细微处发现机会的洞察力。
菲力的一把椅子
一个阴云密布的午后,由于瞬间的倾盆大雨,行人纷纷进入就近的店铺躲雨。一位老妇人也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避雨。面对她略显狼狈的姿容和简朴的装束,所有的售货员都对她视而不见。
这时,一个年轻人诚恳地走过来对老妇人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妇人微微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心神不定了,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借用人家的屋檐躲雨,似乎不近情理,于是,老妇人开始在百货商店里转起来,哪怕买个小头饰呢,也算给自己的躲雨找个心安理得的理由。
正当老妇人犹豫徘徊时,小伙子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谢,并向他要了张名片,颤巍巍地走出了商店。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将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收取一份装潢整个城堡的订单,并让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任务。詹姆斯惊喜不已,粗略一算,这一封信所带来的利益,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
詹姆斯迅速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方才知道,这封信出自一位老妇人之手,而这位老妇人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詹姆斯马上把这位叫菲利的年轻人推荐到公司董事会上。毫无疑问,当菲利打点行装飞往苏格兰时,他已经成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菲利22岁。
随后的几年,菲利以他一贯的忠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事业扶摇直上,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内基的重量级人物。
菲利只用了一把椅子,就轻易地与“钢铁大王”卡内基并肩作战,从此走上了让人梦寐以求的成功之路。
日本历史上的名将石田三成的成功也能说明细节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石田三成未成名之前在观音寺谋生。有一天,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热情地接待了他。在倒茶时,石田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温茶;第二杯是中碗稍热的茶;当丰臣秀吉要第三杯时,石田三成却奉上一小碗热茶。丰臣秀吉不解其意,石田三成解释说:第一杯大碗温茶是为解渴的,所以温度要适当,量也要大;第二杯中碗热茶,是因为已经喝了一大碗不会太渴了,稍带有品茗之意,所以温度要稍热,量也要小些;第三杯,不为解渴,纯粹是为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热茶。丰臣秀吉被石田三成的体贴入微深深打动,于是将其收在自己幕下,使得石田三成有机会成为一代名将。
菲利和石田三成的故事告诉我们:机会隐藏在细节之中。当然,做好了这些细节,未必能够遇到平步青云的机会,但如果不做,就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事实上,被科学家用来形象说明混沌理论的“蝴蝶效应”,也存在于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一次大胆的尝试,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都可以触发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一点点的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谁能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谁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每桶四美元
阿基勃特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的一位小职员。无论外出旅行、购物、吃饭、付账,还是给朋友写信,只要有签名的机会,阿基勃特都不忘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是公司当时的宣传口号。有时,阿基勃特甚至不写自己的名字,而用这句话代替自己的签名。时间久了,同事们都称他为“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却很少有人叫。
这件事后来被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了,他没想到竟有职员会如此卖力地宣传公司,就想要见见这个小职员,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谈话的结果也让洛克菲勒特别满意,于是开始注意并培养阿基勃特。过了几年,洛克菲勒即将卸任,他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将公司董事长的职位交给阿基勃特,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结果证明,洛克菲勒的任命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在阿基勃特的领导下,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更加兴旺繁荣。
其实,人们不应该感到意外,一个把公司的命运时刻放在自己心里的人,自然会受到老板的信赖;一个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的人,老板自然敢把公司要务托付给他。
菲力、石田三成、阿基勃特做的都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小事,也许别人不做或不屑做,或根本就没想到要去做,唯有他们去做了,并且做得如此完美,因此他们也得到了自己应得的回报。
我们大多数人平时所做的工作都是一些具体、琐碎、单调、不起眼的事,这些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是一些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注重小事的史密斯
克莱斯勒的执行副总裁史密斯,大学毕业后就投身到汽车制造业。当时,很多年轻人都很浮躁,想着短期内就能升职加薪,而史密斯却显得沉稳有度,没有说太多的豪言壮语,就老老实实地从基层做起,到通用汽车工厂做了一名工人。
不过,史密斯并非没有理想,只是他比较务实,知道只有从基层做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到工厂后,他开始做汽车装配工作,一方面看书学习理论知识,一方面跟着厂里的老员工学艺,认真观察每一个细节。在日复一日的工作里,他留意着工厂运作的各个环节,注意观察工人们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长此以往,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
他发现,工厂的机器运转经常会出现停顿,工人们也总是满腹牢骚,这直接影响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细心的史密斯,把自己观察到的各种现象都记在了笔记本上,并思考其中的原因。由于工作态度认真,他很快就被提升为生产组长。
后来,他把自己长期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交给通用公司的经理,经理非常惊讶,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很快,经理就将其任命为工厂的厂长,主抓产能。此时,史密斯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开始真正发挥作用了。他认为,在美国当时的汽车工人工资水平上,要想降低汽车生产成本,提高本土汽车的竞争力,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工厂的效率,用远高于亚洲等低成本劳动力地区的单个工人生产率来展开竞争,才能保住美国的汽车制造业。
就这样,他开始对工厂的生产流程进行改进,并与工人沟通,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很快,工厂的产能得到了快速提升,单车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后来,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发现了史密斯的才能,诚邀他去做执行副总裁。至此,史密斯揭开了他事业的新篇章。
一个矿泉水瓶盖有几个齿?
一个矿泉水瓶盖有几个齿?虽然我们经常喝矿泉水,但你不会在意,刚刚拧开的那瓶矿泉水,瓶盖上会有几个齿。如果拿这个问题问你,你一定会嗤之以鼻,因为这个问题太“无厘头”了。
某电视台制作了一期人物访谈节目,嘉宾是宗庆后。知道宗庆后的人可能不多,但几乎人人都喝过他企业的产品——娃哈哈。这个42岁才开始创业的杭州人,曾经做过15年的农场工,插过秧,晒过盐,采过茶,烧过砖,蹬着三轮车卖过冰棍……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他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将一个连他在内只有3名员工的校办企业,打造成了中国饮料业的巨无霸。
关于宗庆后的创业,关于娃哈哈团队,关于民族品牌铸造……在问了若干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后,主持人忽然从身后拿出了一瓶普通的娃哈哈矿泉水,考了宗庆后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瓶娃哈哈矿泉水的瓶口,有几圈螺纹?”
“4圈。”宗庆后想都没想,回答道。主持人数了数,果然是4圈。
第二个问题:“矿泉水的瓶身,有几道螺纹?”
“8道。”宗庆后还是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出。主持人数了数,只有6道啊。宗庆后笑着告诉她,上面还有两道。
两个问题都没有难倒宗庆后,主持人不甘心。她拧开矿泉水瓶,看着手中的瓶盖,沉吟了片刻,提了第三个问题:“你能告诉我们,这个瓶盖上有几个齿吗?”
观众都诧异地看着主持人,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很多人赶到电视录制现场,就是为了一睹传奇人物的风采,有的人还准备了很多问题,向宗庆后现场讨教呢,可是,主持人竟将宝贵的时间拿来问这样一个无聊的问题。
宗庆后微笑地看着主持人,说:“你观察得很仔细,问题很刁钻。我告诉你,一个普通的矿泉水瓶盖上,一般有18个齿。”
主持人不相信地瞪大了眼睛:“这个你也知道?我来数数。”主持人数了一遍,真是18个。又数了一遍,还是18个。人们恍然大悟,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们听过太多关于财富的神话,对这些财富的创造者也经常充满好奇,很是神往,可谁又能想到,一个身价680亿元(编者注:《2019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宗庆后家族以900亿元财富位列大中华区第20位)的企业家,一个几十家公司的掌舵者,一个开发生产了几十个饮料产品的公司老总,每日需要决断处理的事务何其繁杂,可是,他连矿泉水瓶盖上有几个齿,都了如指掌——宗庆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如果将你正在从事的事业比喻成一瓶矿泉水的话,那你知道你的瓶盖上有多少个齿吗?如果你想成功的话,你必须要知道!
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把任何事情都做得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让自己经手的每一件事,都贴上“卓越”的标签。什么是卓越?卓越就是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在别人任意随便时自己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