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猪”还是“野猪”?
由前面提到的“巨口獠牙”,可以推测猪刚鬣一开始是一头野猪。观音菩萨在福陵山遇到他的那段,对他的外貌做了详细描写:“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有獠牙!还有他的名字——“猪刚鬣”,有鬣毛!这头“猪”跟观音的保镖木叉打了个平手,还声称要抓个人“肥腻腻地吃他家娘”,生猛程度还是很高的。
观音菩萨说服“猪刚鬣”等候取经人,并给他摩顶受戒,起了法名“猪悟能”之后,他就开始吃素了——忌了五荤三厌。但是,山中岁月实在难熬(食物匮乏),猪刚鬣的意志本来也比较薄弱,所以没等多久,他居然离开了福陵山,去做了高员外家的上门女婿。
这一段故事,和杨景贤杂剧《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故事已经很不一样了。
在杂剧《西游记》中,那位“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住在黑风山黑风洞(在小说《西游记》中变成了黑熊怪的住所,“黑”得更搭),山下村庄里有一位裴太公,因为嫌贫爱富,不肯将女儿裴海棠嫁到已经定亲的朱家去。这事被猪精知道了,猪精就变成朱公子的样子,半夜到后花园诱骗裴小姐“私奔”,把她带回了山洞。后来唐僧师徒路过这里,孙悟空特意请了二郎神来降伏了猪精(杂剧中的猪八戒只怕“二郎细犬”),成了唐僧的三徒弟。
“猪精抢亲”的故事在小说《西游记》中变成了“猪精入赘”,估计这是吴承恩先生的原创。做上门女婿,和“抢亲”的区别是很大的。话说在传统中国社会,上门女婿是很让人看不起的,大家普遍认为,一个男人一定是因为有某种缺陷——身体残疾,贫困交加,父母双亡等,才不得不到人家“上门”;而一旦“上门”,不仅要低眉顺眼俯仰由人,连子女都要随女家的姓。前“天蓬元帅”猪刚鬣,居然愿意忍受这样的“委屈”,而且在高家三年,可以说干活相当卖力气。他后来在“四圣试禅心”一段黎山老母化身的“准丈母娘”吹过牛,说自己什么活都会干:
“我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若言千顷地,不用使牛耕。只消一顿钯,布种及时生。没雨能求雨,无风会唤风。房舍若嫌矮,起上二三层。地下不扫扫一扫,阴沟不通通一通。家长里短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
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地忙活,基本上算是一个“长工”了,而“老丈人”高员外还私下里抱怨他吃得太多。宁愿忍受“上门”的委屈,用辛苦劳动换个媳妇和一份安定的生活,应该说,这样的猪八戒,“妖气”并不那么重,更容易让人接受。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猪刚鬣从吃人的野猪变成了这么一只“家务全能猪”,其实很类似于一个野猪被驯化成家猪的故事。
大约在八千五百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野猪在我国被驯化成了家猪。野猪是原始人类狩猎的对象之一。为了获得稳定的“肉食来源”,有时人们会把逮来的一些野猪先养起来,等到外面天气不适合捕猎的时候,再杀了吃。在此过程中,人们发现猪这种动物很容易“随遇而安”,用猪圈圈住它,发几次脾气之后就适应了,只要有好吃的就行。养得时间长了,野猪还会生小猪,而从小养大的猪,性格更加温顺,更好养,那就再把小猪养大,生更多的小猪……于是,原始畜牧业开始了。
猪刚鬣入赘高老庄,过上了有吃有喝还有媳妇的生活,居然和野猪变家猪的情景神似,其中甚至包含了接受“圈养”生活(类似于寄人篱下)必须承担的委屈——必须听话,必须好好给人家干活。不过,毕竟是“第一代野猪”,忍了三年,原来的“猪嘴脸”就渐渐地露出来了,活也不干了,“天明就去,入夜方来。云云雾雾,往回不知何所”。这倒像是如今提倡的“溜达猪”,白天散养到处溜达,晚上回圈吃饭睡觉。猪刚鬣这种兼具野猪和家猪特点的“散养猪”生活,直到遇到孙悟空,才彻底终结。
【清】佚名 绘 《彩绘西游记》 悟空和八戒变作献祭的童男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