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鲍恩理论,探寻情绪地雷
一天二十四小时,我们几乎有1/3到1/2(甚至更多)的时间花在职场上;如果从大学毕业算起,一直工作到六十五岁退休,我们一生有超过四十年在工作,这样算起来,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占相当高的比例,职场的人际关系、目标、绩效、成就,自然而然会深深牵动着你我的感受。
特别是情绪如果没有好好处理,就会影响工作与下班后的生活质量。如果说时间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占去我们时间最多的职场生活所引发的情绪状态更无法被忽略。
尽管我们有意识地自我警惕:“不要把工作和情绪带回家。”但那毕竟是理想状态,情绪像一阵风、一股气流,被引动着,我们用理性让大脑下令“切割”,就能不再生气或烦躁是很难的。简单说,如果情绪这么好处理,你也不需要读这本书了,不是吗?
也许你会困惑:
“为什么要看见情绪?”
“有情绪不好吗?”
“情绪一来,设法控制,不就好了吗?”
其实情绪本身不是问题,面对情绪所产生的反应,才是我们该去讨论的。举例来说,在职场上都会遇到需要上台做报告或主持会议的时候,对于喜欢上台做报告、主持会议的人而言,当他接到这样的任务,他的反应是兴奋的,想着可以接受挑战;但是对于不习惯上台表现自己,或对上台有畏惧的人而言,当任务下达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可能是紧张、可能是压力,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如果可以逃避,他也许会选择逃避。
这就是同样一件事,因不同情绪带来不同的反应和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在职场上我们常会听到“谁的情绪很稳定”“某某的情商很高,他都不会生气”之类的话,通过这种赞赏,可知在职场当中受到认可的,都是不表现情绪的部分,因此为了得到更多的赞赏,人们更不敢轻易表现与反应真实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