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军分区的光荣
1938年3月15日至4月11日,日军集结重兵向易县、涞源地区大举进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和第三军分区举行易、涞地区反进攻战役,我根据地军民以狼牙山为依托,团结一心,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大小战斗40余次,共击毙击伤日伪军140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使我抗日根据地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一军分区的实力也大大增强。
1938年11月底,日军华北司令部集结大批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实施“围攻”战术。23日,聂荣臻司令员发出了“反围攻”作战的指示,要求各军分区加强侦察,迅速完成作战部署和各项准备。11月24日,日军开始分成八路向晋察冀根据地进犯。一路3000余人,从保定、易县出动,在飞机的掩护下向涞源进犯。由易县出动的日军急于求成,想一口吞掉我第一军分区主力,行进速度很快,于12月2日占领了易县大龙华。
易县的日军由于沿途遭到八路军地方游击队的袭扰,已是十分疲惫,疏于戒备。杨成武司令员分析敌情后,抓住有利时机,以一个大队兵力于12月2日夜袭击大龙华,一举突入村内,与日寇展开巷战,激战一昼夜,歼灭日军200余人,剩残敌100余人逃回了易县。
而由保定西犯的日军,则被我一一五师新建的骑兵营阻击在满城附近。与此同时,由定县、新乐向曲阳、行唐进犯的1000余名日军,在高门屯和豆家庄附近遭到了八路军第四支队的有力阻击。于是企图进占曲阳的日军退回保定,由新乐出动的日军在进占行唐后,也停滞不前。
再说,同蒲铁路东犯的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一部1400余人,由应县出动,在占领浑源后,继续向广灵进犯。为了狠狠打击该路进犯的日军,1938年11月27日,杨成武司令员指挥第一军分区主力部队,在浑源、广灵之间的乱岭关道路两侧高地设伏。当敌人进入伏击区时,第一支队突然发起猛攻,经过数小时激战,歼灭日寇200余人,随即我军主动撤出战斗。日军虽然占领了广灵县城,但未敢继续前进。
1938年12月,日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由平绥路向南进犯,以3400余人的兵力由怀来、天镇分两路向南“扫荡”。这支关东军十分狂妄嚣张,于12月4日占领了蔚县后,随即又分别向广灵、涞源进犯。第二天,八路军第一军分区主力一部已经布好了口袋,占领蔚县南部北口村后并在高地设伏,截击由蔚县南犯的日军。当敌人趾高气扬地进入北口村高地谷口时,第一支队指战员居高临下,以猛烈的火力突然向敌人袭击,此时日军大乱,我军乘机发起冲锋,经半天激战,歼敌一部,迫使敌人退守蔚县。杨成武第一军分区在狼牙山地区名声大振……
日寇连遭失败,使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十分恼怒,于1939年4月,对晋察冀根据地开展所谓的第一期“肃正作战”,派一部日军首先占领战略要地大龙华村,企图打通易县至涞源的公路,分割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与平西区的联系,然后以一部及伪军一部,由易县县城出动,西进占据梁各庄。5月7日,日军伪军又出动一部继续向西侵犯大龙华村。
杨成武司令员立即召开会议,制定作战方案,决定彻底粉碎日寇的西进计划,将这股敌人消灭。杨成武派侦察员与大龙华村党组织取得联系,摸清了日军的兵力、装备等情况。5月19日夜,命令第一团第一营及第二营一个连,连夜从狼牙山地区出发,隐蔽包围大龙华村,担负主攻任务;一团其余部队及军分区直属队、第三团、游击第三支队、游击第五支队各一部,于大龙华村至梁各庄间公路两侧山地设伏,负责切断敌人退路和阻击增援日军。20日凌晨,我主攻部队一部在群众和民兵的配合下,迅速攻入大龙华村,激战至拂晓,毙伤日伪军数十名,日寇拼死抵抗,双方形成胶着状态。为了寻求战机,杨成武命令攻入村内的部队撤出战斗,日伪军一部乘势向东突围逃跑,大部在小龙华、官地村附近被一团一营追击部队和伏击部队围歼,剩余日军又逃回了大龙华村,与村内的日伪军会合。
一团团长陈正湘指挥攻击部队继续进攻,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战至黄昏,仍有30多名日军固守一座院落进行顽抗。正在着急之时,突然房东将自家的房屋燃着了,整个院子浓烟滚滚,此时敌人大乱,一团主力乘势以手榴弹和机枪火力猛烈袭击,日军全被消灭。
预伏在公路两侧山地里的军分区直属队、第三团及游击队与日寇援军交上了火,敌人仗着武器精良,并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硬往上冲,一连冲了三次,均被战士们击退,残余的日伪军逃回了梁各庄。伏击战击毙击伤日军130余人,整个战斗共消灭日伪军400余人,缴获了山炮6门、轻重机枪6挺、步枪100余支以及弹药等其他物品。
大龙华战斗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最大收获:缴获了日军50多册重要文件,杨成武司令员看了这些文件大喜,立即将这批重要文件上交到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认为非常重要,立即派专人送往党中央,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大龙华战斗是晋察冀根据地建立以来,我军对日作战中的第一次漂亮的歼灭战,极大地鼓舞了狼牙山根据地军民的士气。不久,一军分区主力又在黄土岭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此役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引起轰动。
1939年11月2日,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独立步兵第一大队等部1500余人,分3路向涞源的水堡、走马驿、银坊方向进犯,企图寻歼我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指挥机关和主力部队。11月3日,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首先派爱将辻村宪吉大佐率日伪军1000多人进驻涞源县城,然后,兵分3路向一军分区驻地进行“扫荡”。杨成武司令员率部积极应敌,主力部队在白石口至雁宿崖一带埋伏。
狂妄的辻村宪吉,为“天皇”立功心切,亲自率领一个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共600余人,大摇大摆地前进。行军和休息时不派警戒,对两侧也不搜索,当其先头部队行进到雁宿崖与张家坟之间,已开始进入我军的伏击圈。这时,我军第一团一部迅速迂回至峡谷北口切断日军退路,第三团一部封锁峡谷南口,其余预伏部队突然从东、西两面勇猛夹击日军。
马宝玉、葛振林等六班战士所在的一团七连担任夹击敌人的任务,七连是专能打硬仗的连队,当团长一声令下,机枪、步枪一起吼叫着向日寇开火,进入我伏击圈的日军死伤大半。
下午四时我军发起总攻,一团和二团各一部突入雁宿崖村内,战士与日寇短兵相接,把村里的敌人全部歼灭。最后固守在雁宿崖一个小高地上的炮兵仍负隅顽抗,三团战士奋勇冲上高地与敌展开肉搏战,把日军压下沟底,经过一场激烈的拼杀,辻村宪吉率领的东路日军600余人,除13人被俘虏外,其余全部被消灭。大佐辻村宪吉当场毙命,另两路日军仓皇逃回了涞源县城。
骄横成性的日军一旦吃了亏,总是要集结重兵报复。杨成武司令员立即重新布阵,以一小部兵力在白石口一带迎击敌人,然后以一个支队在银坊镇北出击,诱敌东进。日军果然中彀,待进至黄土岭一带有利地形时,突然集中主力将其包围歼灭。
阿部规秀统领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在日军中堪称精锐,阿部规秀又是在日本军界享有“名将之花”盛誉的将军。他擅长运用“新战术”作战,被日军称为“山地战专家”的“俊才”。他以伪“蒙疆驻屯军总司令”的身份并兼任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日军的旅团长一般由少将出任,中将够得上荣膺师团长之职了。阿部规秀还担任着北线进攻边区的总指挥。
辻村宪吉是阿部规秀的爱将,爱将的死令不可一世的阿部规秀非常恼火,他根本没把八路军放在眼里,自以为“土八路”不堪一击。在这次行动之前的一封家信中,他这样写道:
“今天乘汽车向涞源城出发了,我们打仗时是最悠闲而且是最有趣的,支那已经逐渐衰弱下去,再使一把劲就会投降。”
狂妄至极的阿部规秀竟不知他的末日已悄悄来临。
11月5日,阿部规秀亲自率领日伪军1500多人,从张家口出发,沿辻村宪吉旧路寻找杨成武复仇。阿部规秀实行的是报复性“扫荡”,他像一只发疯的狼狗,极力地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
得知敌情后,杨成武司令员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在军事配备方面,我军组织了五个团的兵力在黄土岭至上庄一带约一公里的山沟里埋伏;后备增援方面,由民兵、群众组成的担架队、游击小组和侦察小组前来助战;战略战术方面,先以少数兵力调动、激怒日军,再将其诱至有利地形,集中主力围而歼之。
黄土岭是太行山北部群山中的一座岬口,位于涞源县与易县交界处,是一条约2.5公里长的大山谷,在此设伏地形绝佳。11月6日,杨成武司令员决定在黄土岭以东上庄子至寨头之间峡谷地带设伏围歼日军。6日夜,机敏的阿部规秀已发现了黄土岭西北有八路军在活动,并判断八路军要以一部分兵力将自己引到黄土岭,然后调集主力进行包围。
次日清晨,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预感到有被围歼危险的阿部规秀已改变了计划,放弃了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的想法,便率兵冒雨向上庄子、寨头方向边侦察、边交替掩护前进,想避开八路军主力,绕道返回涞源县城,但他没想到最终还是进入了我军布下的口袋。
7日下午3时许,当阿部规秀的大队人马陆续进入峡谷中的小路时,突然间枪声炮声齐鸣,我军对踏进包围圈的日军展开伏击。鬼子受到突然袭击,阵脚大乱,急忙抢占上庄子东北几个山头高地,并向寨头的我军阵地猛攻,企图冲出包围。我军紧缩包围圈,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山头争夺战。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困在瓮中的日军被围歼900多人,余部被逼入上庄子附近的峡谷底部地带。
就在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负责迎头阻击任务的一军分区一团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邦接到侦察兵报告:发现位于黄土岭与上庄子之间的一个名叫教场的小村庄附近,在一座独立院落里搭起一个帐篷,有几个穿着黄呢军大衣的日本军人正往里面走,估计很可能是日寇的临时指挥所。二人随即举起望远镜观察,随即命令:
一分区炮兵营迫击炮连,对准目标:“狠狠轰击!”
教场村边上的一个小院的确是日军的指挥所。
指挥所里进来的是三个日本军官,其中一个就是阿部规秀。他重重地坐在一张椅子上,眉头紧锁,忽又站起身,一会儿拿起望远镜窥探我军阵地,一会儿又气急败坏地挥着指挥刀,哇哇乱叫。就在这时,突然“轰——”的一声,一颗炮弹落在了院子中央,指挥所顿时被炸飞了。
阿部规秀被飞起的弹片击中,当即倒在地上。另两名军官也被炸成重伤。几个日本兵随即冲进院子,把倒在地上的阿部规秀抬起来迅速地撤走了。
日军失去指挥官,极度恐慌,几次突围,均被我军击退。日军又派一一○师团和二十六师团前来增援,企图在我军包围圈外形成一个对我军更大的包围圈。这时,我军已将阿部规秀部队大部歼灭,撤出包围圈,迅速脱离了战场。
当时我军指战员并不知道被击毙的是这次战役的最高指挥官阿部规秀中将,黄土岭战役结束后,晋察冀军区从敌占区得到的11月20日日本《朝日新闻》中得知:
“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毙命于黄土岭炮火之下。《朝日新闻》说:
“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亲临第一线,在一处人家时,一发炮弹突然飞至身旁爆炸,右腹部及双腿数处受伤……”
阿部规秀被击毙,震动日本朝野,陆军省专门发布阵亡公报,东京报纸纷纷刊登这一消息。
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多田骏在阿部规秀的“追悼死者”挽联上写下了:
“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日本的《朝日新闻》连续三天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为通栏标题,哀叹说:
“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
黄土岭战斗历时6天,最终以我军一举歼灭日军900余人,击毙日军主帅阿部规秀中将,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而胜利结束。此次战斗有力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使全国抗战军民极为振奋。为此,晋察冀军区颁发嘉奖令,表彰击毙日军中将的炮兵部队。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来电祝捷。南京政府蒋介石也给中共中央发电报表示祝贺。
日寇在狼牙山连吃败仗,恼羞成怒,终于在1941年夏秋之季集中七万余人的优势兵力,对我狼牙山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合围”,至9月25日,一团二营七连六班五位战士在班长马宝玉的率领下,将1000余名日伪军引向绝顶棋盘陀,上演了一曲中国抗战史上的英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