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很快焦裕禄就上三年级了。
一天,老师带领大家去观看阚家泉,途中孩子们一直在打闹,李安祥说:“焦裕禄啊,你说这沿途的景色咋样?”焦裕禄说:“景色的确不错,可是我觉得那些为国家立过功的人,和这景色一样美丽。”
李安祥说:“让你说景色,却跑到仁人志士上面去了。你啊!”说完,便跑到前面去了。焦裕禄却在那里寻思着。很快到了阚家泉,大家都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老师说:“大家看这里的景色是不是很美丽啊,我看大家不如就在这里写一篇文章吧。”
焦裕禄写道: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钦佩那些为国建立过功勋的仁人智者,更爱哺育过无数仁人智者的好山好水。最令我喜爱的,就是岳阳山南山脚与崮山西山脚交汇处的阚家泉……
阚家泉的泉眼有锅口粗细,传说有一条蛟龙自东海钻来,在此处出洞,洞口也成了泉眼。清凌凌的泉水从泉眼涌出,在近处的洼地形成一个小湖,然后冲刷出一条河流,流经南崮山我的学校,奔向山外的天井湾去。我常在湖里河里游水捉鱼,也想看见那条蛟龙是怎样自泉眼里钻出,张开巨口对着山上的旱地喷水……
全部文章千字有余,质朴沉稳,写景状物,既有传奇化,又有理想化,不愧为一篇模范作文。随着参观同学的触景生情,更多描绘阚家泉的作文写成了,全校掀起一阵“阚家泉风波”。焦裕禄也在师长、同学以及乡邻的心目中成了才子,成了乡间的文科状元。
那年,焦裕禄就读的南崮山小学组建了一支时髦的高格的“雅乐队”,包括二胡、笛箫、琵琶以及西乐军号、钗鼓等,堪称大雅。这可是一件大事情,焦裕禄自然也十分感兴趣。品貌兼优、才华出众的男女学生皆集其内,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歌舞雅乐,风采极尽。焦裕禄被选为“雅乐队”队长。他初司军号,在操场上练,在野地里练,在崮山山顶上练,在岳阳山丛林中练,练得腮腺肿胀,练得腹空气短。然而,号音却逐渐圆润、挺拔、嘹亮。之后又练二胡,滚指运弓,打砸滑揉,或欢快或优柔,皆拉出个人情韵味。之后又练鼓乐了,打出个气势,打出个节奏,打出个花点,从做派到效果,皆被大家赞许。
学校歌队在“雅乐队”伴奏下演唱。那时,正逢中国革命风起云涌,进步思潮、革命思想已在知识分子云集的学校中传播,南崮山小学教师中不乏热血青年,因而当时所授课目、所练节目皆有进步意义,借古而抒激情的歌曲有《木兰诗》,女生歌队分部合唱,悲壮凄切: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
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
因明了木兰从军的悲壮,又念及国家兴亡,歌者乐者热血沸腾,常有泪流满面的情形。还有更加贴近现实,亦更加昂扬激情的外来歌曲,其中,最爱唱最上口的便有《伏尔加船夫曲》:
哎哟嗬,哎哟嗬,
齐心合力把纤拉!
哎哟嗬,哎哟嗬,
拉完一把又一把。
……
这是一首描写劳动者苦痛的歌曲,是劳动人民乏力苦累的写照,唱来令人想起自己握镐扛锹、惨受压榨的父亲。另一首纪念“济南惨案”的歌曲,则激起广大师生和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这首歌不单在校园唱,亦在村街乡集上唱,常常是学生唱,众人和,无论村妇童叟,皆能随声附和:
五三事变真可惨,
日兵到济南。
蓄意寻衅端,
灭公理,恃强权,
意在逞凶顽。
炮火猛射击,
军民饮弹丸。
……
在这样的激情澎湃中,少年焦裕禄已被熏染了革命思想。如果以直线思维推断,小学有成的他定会一而十、十而百地升学及第。但是,接连遭受的天灾,或旱或涝,或蝗或雹。焦家的几亩薄地连年歉收,父亲焦方田开始愁死愁活,母亲李星英的破补烂缝、野菜干柴已不能维持焦裕禄的求学之用。外祖父去逝后,南崮山的五位舅父各宅另院,妻子儿女,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照顾这个外甥的学业,已到了有心无力的境地。焦裕禄这位没有见过多大世面的山乡农家子弟面临着人生的抉择,他终究没能摆脱和超越贫穷的围困,挣断生活的枷锁。他不忍看父亲忧郁的眼睛,不忍看母亲强作笑颜的脸,不忍听爷爷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不忍看全家清一色的菜绿的面容。这一年,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异的焦裕禄被迫辍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