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1943年,日本鬼子加大了“扫荡”的力度,村村受害,户户遭殃,又加上老天不睁眼,博山大旱,老百姓不是被鬼子杀死就是饿死,大批百姓被迫离开家园南下逃荒。
9月的一天,焦裕禄家的小院里传来了哭声,这哭声如同祖父、父亲、家嫂死时一样悲切。焦母抱住嗷嗷哭叫的小连喜,生怕被人抢走似的抖抖颤颤、躲躲闪闪。焦裕禄和郑氏跪倒在母亲的面前,焦裕禄说:“娘,儿子不孝,不能再在您老人家面前尽孝,可是不这样就真的没有活路了。”焦母说:“娘知道,娘就是舍不得小连喜,出门在外你们要多加注意,早一点回来,娘还要等着抱孙子呢!”
离别了至亲至爱的母亲,焦裕禄带着自己仅两三个月大的小连喜、妻子和岳母来到了博山火车站。火车站人山人海,挤满了南下逃荒的人群,这些人将生命和希望都押向了火车,认为只要挤上火车,就看到了生的希望,所以,都拼命往火车上挤。许多人在日本铁警的枪托击打下掉落在了站台下,焦裕禄一手搀着年迈的岳母,一手拉着抱着孩子的妻子拼命挤上了火车。车厢里人满为患,几乎连立腿的地方都没有,郑氏抱着孩子,起初还能听到哭声,后来一点声音也没有了,她以为孩子睡着了,也没在意。事实上也没法在意,因为人挨着人使她无法低头去看一眼孩子。
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火车到了徐州火车站,一家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下了火车,可眼前的一幕立刻把一家人惊呆了,小连喜的脑袋被人群挤扁了,已经气绝身亡。
犹如五雷轰顶,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郑氏母女崩溃了,她们痛不欲生,爬向铁轨要了此一生。焦裕禄又何尝不悲痛,他望着苍天发出了悲愤的哀叹:“老天爷,要惩罚你就惩罚我焦裕禄,为什么跟小儿过不去?他还是一条幼小的生命,就这么悲惨地死去了,老天爷真是不开眼呀!”人间的百痛莫过于丧子,焦裕禄也处在极度的悲痛之中。但是面对郑氏母女的行为,他这个女婿、丈夫很快冷静了下来,孩子已经走了,但绝不能再让自己的妻子和岳母出任何意外。他跑过去拉住了妻子和岳母,深情地说:“孩子已经没了,这不是任何人的错,错就错在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动乱的社会,我们都要想开,只要我们活下来,孩子可以再要,粮食、衣物、房子都会有的。”
郑氏母女在焦裕禄的劝说下打消了轻生的念头,收拾好行装离开徐州城,一路号啕、一路乞讨地向东南方向的宿迁走去。渴了就到河沟里灌点水喝,饿了就到当地老乡已经收完了的地里去捡拾剩余的大豆、玉米、地瓜等,如果只靠捡拾作为谋生的手段,这是不长久的,焦裕禄和他的同行者们开始琢磨另一种生存方式,那就是“打短儿卖力”:收一亩地的玉米、砍两亩地的秸秆换来几斤粮食;挑几亩地的粪肥,赚几张煎饼;垛一座柴垛、挖一个粪塘挣些许汤饭……满身的汗水、满脸的泥土!虽然经常会受到无端的挑剔、粗野的呵斥,吃的是无滋无味、无油无盐的饭食,但在焦裕禄看来这是靠自己的力气挣来的,特别心安理得。
一天晚上,他们一家正在雇主的牛棚里睡觉,突然听到牛棚外的草垛旁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随即是“扑通”一声响,第二天一早,焦裕禄发现草垛旁多了一具被雇主扔出的病死了的打短工逃难人的尸体。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处境,他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家三口人能免于此类灾难,不能保证三口人能逃脱灾境,到达“东南的福地”。
焦裕禄和家人就这样,边打短工边乞讨地来到了宿迁县城东十五里双茶棚村,被饭铺姓张的老板介绍到城东二里园上村胡春荣家当了雇工,住在地主胡春荣家一头是猪圈一头是牛草的小棚里,焦裕禄给他家种地,妻子给他家纺棉花,虽然没日没夜地干活,但毕竟不用再漂泊了,两年下来也挣了一些钱和粮食。
1945年,焦裕禄的女儿降生了,女儿的降生,给这个失去爱子的家庭带来了少有的欢乐。同年秋天,胡春荣家的粮食也获得了大丰收,陈粮又该出仓了,预备储入新的粮食,看着这光景,胡春荣满脸喜气,对人也露出难得的和善。
在园上村打扫得光亮如镜的麦场上,正在上演着这个地区十分有名的“拉魂腔”戏剧,那个以演出传统剧目为基础的名剧团破天荒地编排了一段新的戏词:
八一五小日本投降把枪缴,喜坏了咱中国的老老少少。
喝喜酒唱大戏再放鞭炮,百姓们巴望那日月过好。
日本鬼子投降了!日本鬼子投降了!
天下都在传颂着这一喜讯,诗也传,歌也传。焦裕禄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夜没有睡好觉,他痛恨的日本鬼子终于投降了,滚出了中国。伴随着日本鬼子投降的消息,焦裕禄在每天的劳作、生活中,开始心神不宁,恍惚若梦:梦见自己的老母苦泪涟涟地迎候于村西的小桥上,一声声呼唤着他的名字。而在睡梦中,他看见自己返乡的道路上一片泥泞,一片荆棘;看见徐州火车站挤死的小连喜变形的小脑袋血流如注。一只北飞的鸟、一片北飘的云朵都捎带了他无限的情思。
在他脑海里,返乡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但在他灰暗的记忆里,他家乡的土地上遍伏蛇蝎,遍布虎狼,他不知道他的家乡是否和这里一样,天晴了。
一天,他正在地里干活,看到了几个扛着长扁担的大汉们在树荫下歇脚。他和挑夫们闲聊了起来,没想到这几个挑夫正是从山东来的,他们告诉焦裕禄:日本人投降了,家乡进驻了八路军,成立了民兵组织,与国民党的军队、与地主武装展开斗争,保卫家乡,保护穷苦人的利益……
乡亲的话如一块火炭,掉落进他满积干柴的胸中,引燃了烧心的大火。无论如何,他要回家了,这是胜利的季节、归巢的季节!许多的悲伤、悲痛与悲惨,都在胜利的消息中变得模糊,恍若隔世。一个潇洒、豪放、乐观、向上、勇于奋斗、勇于战斗的焦裕禄将在博山人的眼前复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焦裕禄夫妇,连同他的岳母,还有他刚出生的女儿焦守凤,肩担身背一路风尘地奔向了回家的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