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坎搬兵
1933 年 11 月,“川北五县联合剿共指挥部”纠集反动民团、土匪近两千人,向立山镇合围而来。总指挥是一个叫傅俊卿的大土匪头子,这人满脸络腮胡子,一打仗就光着膀子,露出满身伤疤,是当地有名的“不怕死”。
当时的立山镇虽被称为长胜县,但实际上并无固若金汤的城防可依。县独立团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撤出了立山镇,待机歼敌。
独立团的主力部队撤到顶山,独立团的二营撤到立山镇外的大石坎坚守。大石坎,是一个较大的山垣,前有山寨,后有深沟,两边是悬崖和峡谷,山前有一道数丈高的大石坎,当中一条曲折陡峭的山路,是立山通往巴中的唯一要道,地势易守难攻。二营撤到这里,一来牵制敌人兵力,二来扼守去往顶山的通道。
白匪未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立山镇,十分得意,吹嘘为“长胜大捷”。独立团分散在镇外,匪徒们连根毫毛也没得到,既不甘心,也不敢大意。于是“剿共指挥部”命令匪徒们分头进攻独立团各部,企图一举消灭独立团,傅俊卿负责攻打大石坎的二营。
这天,开始了第一轮攻势,土匪们个个身披斗篷,头蒙黄纸,跳来跳去,念念有词,挥舞鬼头刀,好像他们刀枪不入似的,不要命地往上冲。二营的一些新兵没见过这种阵势,给吓了一跳。聂营长告诉大家:“沉住气,把敌人放近了再打。”等敌人冲近了,红军放起了排子枪,结果这些装神弄鬼的家伙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被撂倒了一片。几个回合后,这伙土匪不敢再冲锋了。但是敌人不甘心失败,匪首傅俊卿改变了战术,他命令土匪把大石坎紧紧包围,实行围而不攻,妄图困死二营,这一招,着实给二营带来了一定危险。
在古代战争史上,这种围而不攻、消耗对方的战例屡见不鲜。北宋时代,西夏王国之师包围了杨家将的故乡麟州城,实行围而不攻,切断水源,消耗宋军,使宋军危在旦夕。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的范仲淹为此战势写了一首《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虽是古代的事情,但当下二营被围在大石坎,处境也同样危急。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大石坎眼看就要断粮断水了。聂营长和连队干部们商量:这样被困下去不是办法,如果我们能跟团部取得联系,把敌人吸引在这里,团部派部队来对匪敌实施反包围,实行内外夹击,就能转败为胜,全歼这股土匪,进而对其他民团,就可各个击破了。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好,关键是如何下山去与团部联系。聂营长经过慎重考虑,把这搬兵任务交给了张思德和陈代远。
聂营长交代说,团部在顶山,你们从山沟悄悄潜出去。一定把口信带给团长。为了不泄密,不能拿文字,只能用心记,见到团长口头汇报。深夜,张思德和陈代远二人用绳索悄悄缒下深沟,潜行而去。
两个人趁深夜乔装下山,人少动静小,还算顺利。张思德和陈代远走了一整天路,又渴又饿,到黄昏时,已接近一座古刹龙凤观。龙凤观是一处道家寺庙,山南山北的农民一年四季不断有人到此烧香上供许愿。张思德和陈代远商量,到龙凤观求碗水喝,求点吃的,然后再走夜路去顶山。
他们二人向龙凤观走去,突然抬头一望,发现龙凤观大门外有持枪站岗放哨的土匪。二人赶紧躲到一块巨石后边商量对策——龙凤观周围都是高山峻岭、深峡流水,唯龙凤观有通往顶山的山路,也是最近的一条路。如果不由此通过,绕路而行,恐怕延误搬兵时机。正在这举棋不定、进退难决之时,从山下走来了一个人,六十来岁,旧帽破衣,一看就知是一位穷苦山民。张思德便问:“大伯,天快黑了,你到哪里去?”原来这位山民有个花季女儿,前些天,被进村土匪绑起来要带走,她纵身跳入井中,幸好井水浅没有淹死,但她被吓出了疯疯癫癫的精神病。山民告诉张思德说,他和龙凤观的道长相识,今日赶来烧香许愿,以求女儿早日康复。
张思德告诉大伯:“咱们都是穷苦山民,我们是被土匪抓住逃出来的,今日道观里可能住着一伙土匪,你来许愿,说话多加小心,也请你向道长说句好话,就说我们俩是你的邻居,连夜过山去给老母亲买救命药,请道长带我们过去。”张思德这办法还真灵,就这样由道长出面给放哨的土匪说情,便顺利过了道观下了山。
张思德和陈代远来到顶山,向团长汇报了二营被围困的情况,陈团长立即做出部署,并设法联络主力红军。第三天夜里,张思德和陈代远又攀着山崖回到营里。
独立团在主力红军两个连的配合下,悄悄对包围大石坎的敌人实施了反包围。天刚蒙蒙亮,两个潜入敌阵的侦察员点爆了炸药包,巨响就是信号,二营从山上往下冲,援军从外面往里打。土匪民团还在梦中,见红军神兵天降,来不及抵抗就被击溃了。
傅俊卿带着一二百人拼命逃窜,沿途不断丢下银圆、米袋,试图诱使红军战士捡拾银圆,以换取自己逃跑的时间。哪知红军不同于反动军队,不拾银圆,只想要傅俊卿的性命,始终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三河场的鹞子洞,攻破了山洞,将匪首傅俊卿活捉。
立山镇收复,红军将傅俊卿等十多名匪首当众处决。张思德和陈代远搬兵有功,受到了团长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