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农之家
杨靖宇祖籍河南省泌阳县罗湾村。祖父马绥武,为生活所迫,带着老婆孩子、挑着一副担子,一路走,一路讨饭,宿草垛,住寺庙,逃荒至河南省确山县城北左庄,以后迁至李湾村落了脚。在杨靖宇出生的六年前,马绥武即已病故,享年51岁(1848—1899)。在孙子顺清出生时,祖母杨氏(生卒年月不详)还健在。
马绥武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马锡龄、二儿子马延龄、三儿子马贺龄。那时,河南农村有大家族的传统习俗。杨靖宇的祖父母、叔、婶、父母、堂兄等都在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族中,杨靖宇的父亲马锡龄(1879年生),叔叔马延龄、马贺龄都是老实忠厚、善良而又能干的庄稼人。
杨靖宇出生那年,即光绪三十一(1905年)年,李湾村仅有174户人家,620口人,1351亩田,贫富差别悬殊。除自耕农外,佃农54户,地主14户。地主之中素有“五大家”之称。老绅士王子精一家霸占着全村土地三分之一,其次是身为官僚的刘亚均、王阴芬,再次是老保长王鸿恩、“老土包子”地主王喜。
杨靖宇的生父、佃农马锡龄,当时靠租种李湾村“老土包子”地主王喜家几亩耕地来养家糊口。他一年四季辛苦劳作,靠租种的几亩薄地勉强度日。在杨靖宇4岁的时候,妈妈又生了个小妹妹。
1910年7月29日,在杨靖宇刚刚5岁时,父亲马锡龄因长年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积劳成疾,加上没钱买药治病,不幸英年早逝,去世时才31岁。父亲的病故,使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从此,母亲带着杨靖宇和妹妹依靠二叔,与祖母、叔父家一起生活。
杨靖宇生母张氏(单字名“君”,1884年生)勤劳善良、温和而刚毅。农忙时,母亲像男人一样到农田里干农活,回到家还得操持家务。母亲在百忙中也不忘谆谆教诲幼小的杨靖宇:做人要有正义感、同情心,要帮助比自己家更贫穷、更困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