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

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党总支书记
2010年,24岁的黄志放弃在外每年20多万元收入的建材生意,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蛮劲”,从综合治理干部到党总支书记,坚持把贫困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贫困群众关注的小事实事入手,大力实施道路硬化、水利电力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持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五年时间让贫困户全部脱贫,把贫穷落后的青龙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从民心到村貌,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扎根基层,扶贫用心用情
不分天晴下雨,黄志坚持每周走访6户建卡贫困户和1户边缘户,把他们当成家人,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在全面摸清贫困户底数和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分类施策,为每一户贫困户打开脱贫思路、制定合理有效的脱贫办法。通过C、D级危房改造政策,4户贫困户住房问题得到解决;通过介绍工作、安排公益性岗位等措施,4户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贫困户唐照益遭遇车祸后,黄志多方联系协调,聘请律师帮助谈判,为其多争取赔偿金10万元,并协调硬化其入户公路,解决出行难题。贫困户梅龙全和妻子曾永碧都年岁已高,患有心脏病、类风湿和高血压等疾病,无劳动能力和固定收入来源,黄志每年购买鸡苗、鸭苗亲自送上门,等鸡鸭成熟了又上门收购,以此帮助他们脱贫增收。
发展产业,带动全村致富
2016年黄志当选青龙村党总支书记后,以实施农村电网改造这个当年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老大难”问题作为突破口,仅一个月就顺利完成农村电网改造,迅速凝聚起党员干部群众发展共识。针对全村70%的土地严重撂荒的现状,黄志决定组织全村7个社517户村民土地集体入股,从提出建设规划到破土动工仅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2019年,青龙村建成全市第一个丘陵山区宜机化水果基地2350亩。黄志自掏腰包带领党员代表到外省考察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经济价值高的中晚熟柑橘,累计种植1800亩、6万余株。为保障村民利益最大化、集体经济持续发展,黄志在全市率先提出“8∶2+1”集体经济分配模式(经果林收益的80%直接分红给农户,剩余20%归集体,果园行间套种作物收益的100%归村集体,再以户籍股的方式直接分配给农户)。同时,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农机专业服务队,回引劳动力回村就业,全面实现机械化耕作,并对外承接业务,2020年实现村集体收入187万元。2021年,柑橘进入丰产期,全村柑橘产量预计达6600吨,总产值4000万元,村集体经济将实现收入350万元以上,农民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心怀理想,志在乡村振兴
在黄志的带领下,青龙村在“面”上抓道路、水池、电力、网络、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的实施,“点”上推进危房改造、就业帮扶、医疗扶持入户。按照“八改六化”的思路,以改水、改路、改电、改厕、改厨、改院、改圈、改房为整治重点,以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文化为整治标准,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旧房提升工程,完成太和场、蒋家湾等人居环境示范点30户、示范片115户,完成卫生厕所改建42户,持续提升青龙村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靓化全村村容村貌。目前,青龙村正在打造依山傍水的田园居住环境,乡村旅游初具规模,成功创建“重庆市市级生态村”。

晒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