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惠

璧山区健龙镇小河村村民
魏德惠1982年高中毕业,此后一直在家务农,2005年前往上海打工,2012年因一场变故从上海辞职回家。当时正值女儿上学、母亲又生重病之际,家里仅能依靠丈夫1000多元的打工收入维持生活。鉴于家庭的实际困难,魏德惠家在2013年被纳入了建卡贫困户。
魏德惠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度因“贫困户”这个不光彩的“帽子”而情绪低落,但时值健龙镇大力推动“双扶”发展,针对缺乏脱贫信心、存有“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户开展了一系列扶志扶智专题教育活动,为贫困家庭找病根、抓要害、明路子。魏德惠逐步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开始接受自己“贫困户”的身份,并且想方法、想路子,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致富脱贫。有了致富动力,魏德惠主动找党支部书记想办法解决困难,多方探索适宜产业。聚焦“璧山兔”发展的上行趋势,璧山肉兔量供不应求、价格高、成本低,魏德惠从购买10只兔子开始了她的养兔创业之路。
魏德惠看中了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养兔成本,但繁殖小兔并不像魏德惠想象的那样简单,自繁自养有一堆技术问题等着她。一方面母兔缺乏专业的种兔疫苗接种,兔种质量、配种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着配种成功率;另一方面母兔繁殖完后还要面临生产、哺乳和幼兔长势等问题,如何提高断奶体重、料肉比,如何减少出栏时间等,每个环节都考验着魏德惠的耐心和精力,更挑战着她养兔的经验和技术。初期,面对“无门路、缺技术”等现实困难,魏德惠好学、肯钻研、不认命,多次请教周围的养兔大户,到处参加养兔专业培训,得到了市、区、镇畜牧服务部门提供的专业技术指导,她又自己买专业书籍回家研读,种种努力使魏德惠最终掌握了一定的养殖技术。至2014年底,魏德惠的兔场共计出栏商品兔3000余只,收入两万余元。2015年,魏德惠顺利脱贫,依托逐渐成熟的养殖技术逐步扩大了养殖规模。2018年,魏德惠通过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建设了标准化兔棚,配齐配强养殖设备,兔场种兔达到240只,出栏商品兔达8000余只,年利润近10万元。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魏德惠自己脱贫致富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10多户贫困户一起养兔。她悉心指导养殖技术,共同拓展销售渠道,在她的带动下,养兔规模不断扩大,也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共同发展。2019年,魏德惠被评选为“2019年度璧山区十佳脱贫致富光荣户”。2020年,魏德惠夫妻俩的兔舍出栏肉兔两万只,纯利润达到30万元。
在实现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征途上,正因为有了像魏德惠这样不等不靠、自强自立的脱贫榜样带动,才激发了越来越多贫困户的脱贫信心,坚定了阔步向前同奔小康的奋斗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