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党员的忠诚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忠诚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更是我们人生的守护神。当一个人忠诚于自己的信念、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忠诚于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一种百折不挠的信心、一种神圣无比的力量。
一个人,只有具备忠诚的品质,才能修身齐家、立足社会;一个政党,只有构建忠诚的机制,才能同心同德、发展进步;一个民族,只有营造忠诚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说忠诚是力量源泉,是因为一旦千百万人的忠诚联合起来,就会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忠诚能激发出共产党人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之握指成拳、众志成城,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我们党这个当初只有几十个人的弱小组织,能够创造彻底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间奇迹,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忠诚的共产党员不怕牺牲、冲锋在前。我们党始终保持蓬勃朝气、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秘诀之一,就是广大党员始终对党忠诚,从而保证我们党思想上高度统一,进而上下一心、左右一体,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我们党已经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自成立以来,党始终高扬革命理想旗帜,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人民幸福安康为念,肩负起救国救亡的重任,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殚精竭虑、披荆斩棘,谱写了一篇篇感天动地的忠诚华章。可以说,正是由于一批批共产党人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才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取得了胜利。我们党的奋斗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对党无比忠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依靠这种政治优势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对党忠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优势。党成立时,忠诚就镌刻在党的旗帜上,成为共产党人的强大精神支柱。这既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有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从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到党的建立,从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到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我们党由小到大,披荆斩棘,历经挫折与胜利、苦难与辉煌,成为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时代先锋。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许多忠诚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包括宝贵的生命,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1928年边界“三月失败”后,年仅32岁的宁冈县茅坪乡党支部书记谢甲开为掩护村民转移,不幸落入敌手,面对敌人的利诱和威胁,他大义凛然,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等口号,坚贞不屈,最后被敌人剖腹开膛,碎尸五段,抛入河中。1928年6月,在新七溪岭的战斗中,三十一团红军班长马奕夫怒视着敌人机枪喷出的火舌,毅然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1929年5月,由于叛徒告密,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在井冈山南村凹被捕。5月19日,被敌人押至县城南门处斩。临刑前痛斥敌人,被敌人割去舌头,血流满地,遂用脚蘸鲜血书写了“革命成功万岁”六字,英勇就义。正是这些无限忠于党和党的事业的共产党员们前赴后继,才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以发展壮大。
长征犹如气吞山河的英雄交响曲,广大红军官兵忠诚前行、奋力高歌,奏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乐章。广大红军官兵用绝对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任务的坚定誓言,用不怕流血牺牲、勇于夺取胜利的英勇担当,生动诠释了忠诚的丰富内涵。1935年10月15日,中央红军即将到达陕北吴起镇而胜利结束长征,此时陈云同志正在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报告长征情况,他在谈到长征胜利的原因时说,在红军部队中,党员占了40%,连长以上的指挥员一律都是共产党员。每次战斗前,连队的党员都召开会议,选出后备指挥员,有四五个人。如果连长在前线受伤或者牺牲了,队伍不会跑散,因为第一后备连长会立即挺身而出;如遇不幸,第二后备连长又会代替他,一个接着一个。红军将士以巨大牺牲和辉煌战绩书写了对党、对红军的无限忠诚。
忠诚于党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可以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正是由于一批批共产党人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夙夜在公、无私奉献,才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胜利,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捍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因为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们党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大革命时期,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和血腥镇压,李大钊、萧楚女、陈延年等共产党人“断头流血以从之”,誓死忠于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黄继光、邱少云,到新时期的好干部孔繁森、牛玉儒,成千上万的英雄模范,哪一个不是赤胆忠心?哪一个不是无限忠诚?
忠诚不仅是一种大德行,更体现了一种发展的大智慧。忠诚是保证组织强大的重要精神基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没有忠诚的组织,必然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战斗力。一个政党要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辉煌,要开展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必须要加强党员的忠诚品格建设。《吕氏春秋》有言:“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忠诚是团结一致的“黏合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9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而言,唯有忠诚才能真正统一思想,产生强大凝聚力、向心力,使全体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诚团结如一人。
一支强大的队伍离不开忠诚的战士,一个伟大的政党离不开忠诚的党员。忠诚是一个党、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根基。忠诚于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正是广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我们党才具有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只有坚定一生跟党走的信念,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切实经受住“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