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党忠诚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实现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必须培育和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适应革命、建设和改革需要的领导骨干和宏大的干部队伍。正因为有了一支在经受各种考验中不断得到锻炼提高的干部队伍,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正确路线,我们党才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养、选拔工作,尤其注意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根据“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初步建立起了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够担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干部队伍。广大党员干部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历史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就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是更为高度凝练的表达。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重点是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
“忠诚干净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精准概括和朴素表达,与我们党历来所坚持的好干部标准是一脉相承的,为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忠诚干净担当”,是好干部的核心品质,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普遍要求。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道德风范,体现了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体现了党对新时代好干部基本素养的深刻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共同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共同诠释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共同支撑着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但在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极少数党员干部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问题。有的党员干部口上挂着马列主义,心里却迷信鬼神;有的公开场合称自己是人民公仆,头脑里根深蒂固的却是升官发财;有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对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口头上言之凿凿,“坚决拥护”的嗓门儿拉得比谁都高,“步调一致”的口号喊得比谁都响,却私底下心存疑虑、含糊其辞、立场摇摆、执行不力;有的在台面上高谈阔论国家前途命运,而背后一遇到个人名利地位的问题就怨气冲天、埋怨组织;有的对上谄媚逢迎、溜须拍马、奴性十足,对下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官气十足;有的为了寻求“靠山”“保护伞”,攀附权势、俯首听命于某个领导干部个人;有的热衷于搞帮派、拉圈子,把对党忠诚变成了对某人、对“小圈子”的忠诚。
这些人口头上忠诚、行动上不忠诚,表面上忠诚、内心里不忠诚,对别人要求忠诚、自己却做“聪明人”。显然,这些“两面三刀”的人严重玷污和亵渎了“忠诚”二字。他们有的已暴露在党纪国法面前并受到惩处,有的还在继续潜藏,并且自认为手段高明,藏得很深,躲得很妙。但伪君子终究是伪君子,华而不实、言行不一的所谓“忠诚”终究会暴露无遗、自食其果。
政治标准是党衡量党员干部的第一标准,其本质的要求就是对党忠诚。忠诚也是党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首要、核心、基本的要求,是新时代条件下每一位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政治品格。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只有胸怀忠心,才能入火海而不退缩、遇烟雾而不迷失、出淤泥而不沾染、临诱惑而不动摇。对党忠诚始终是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座右铭、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党的事业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向前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对党忠诚,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挑重担,才能做出对党对人民有益的业绩,才能以奉献精神召唤亿万人民接续奋斗,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关键时刻才能靠得住。因此,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忠诚教育,重用忠诚干部,清理不忠诚者,从而强化干部的忠诚意识。否则,我们就很难建设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胜利。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引向成功,很重要的是靠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无比忠诚。党员干部有了对党的忠诚,就会自觉把党的主张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就会主动为党分忧,就会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即使知识水平不是很高、能力素质不是特别强,也能去学习、去奋斗,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最大执政党,担负着实现人类最高理想的重任,共产党人的忠诚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和崭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最重要的政治基石。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无法比拟的,这与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是分不开的。当前,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能不能始终坚持对党忠诚,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回答的人生课题,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解决好对党忠诚的问题,各级党员干部才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爱护党的声誉、维护党的形象,才能使党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需要对党忠诚,必须在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中突出强调对党忠诚。要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颠簸的长路可以看出骆驼的耐力,复杂的环境可以看出对党的忠诚。党员干部要把忠诚作为第一政治品格,始终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对党的事业忠诚,始终把党、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求真务实、担当实干,不断筑牢夯实自己的道德之基、从政之本,才能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行稳致远,实现伟大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