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04
老妈如何计量她的幸福

我想“世界”在每个人心中肯定是不一样的,随着生命的变化,世界的尺寸也会有变化,比如随着我的旅行,我心中的世界正在越变越大,我挂念所有那些我去过的地方发生了什么。而老妈的世界,却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小——即便她手里拿着《参考消息》这样的报纸,即便她面对电视里不断翻新的节目,她已然无法记住也无法处理这些新鲜的信息了,新近发生的事情对她都是所谓的“过眼烟云”。

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常常是人们交流时的谈资。但因为老妈的世界已然变得很小,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这些外部的信息就无法引起她的兴趣了。

不知道是不是与此有关,老妈越来越不主动说话。不过,我发现,在带她出去散步时,她倒是话多一些。或许散步让她情绪更加放松,也或许散步仍然是与外界的接触,让她能得到一些信息的刺激。

散步时老妈的话特别有意思,用年轻人的话来说,就是不停地“穿越”:明明走在北京的马路上,她偏指着路旁的大楼说,“我小时候在那后面做功课”;刚才她还说自己在解放区呢,一转眼又到了巴黎,还非说自己的衣服是巴黎买的,一笔勾销了我们的孝心(这几年,她所有的衣服都是我们给她买的)。虽然听到这话,我心里会觉得好笑或者委屈,但我不再和她较真,也不会笑话她,就当陪着她一起玩时空穿越吧——既然认知症患者记不住刚刚发生的事情,却能记住过去的事情,时空穿越大概对老妈继续用脑还是有好处的吧!

尽管老妈颠三倒四,但我还是很想了解她的内心,想知道她对自己的人生是怎么看的。我还妄想着能发掘出一些遥远的故事来,希望那些曾让她感动或愉悦的故事,能让她的心变得柔软温暖——我不希望在她人生落幕的时候,感觉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世界是冰冷的、没有爱的。

和很多人一样,老妈的童年也有着心理创伤。在家里九个孩子中,她排行老三,得到的父母关爱比较少。她一辈子要强,就是想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虽然和许多同辈人相比,她的一生还算顺遂:1957年没有被打成右派,“三年大饥荒”在国外工作,“文革”没有挨过批斗(被贴大字报那是少不了的),去五七干校时间也不算长;三个子女都很自立,不需要也没想过要啃老,且三天两头地回来看她陪她,让院子里许多老人羡慕不已。但她内心深处觉得幸福吗?她对自己的一生是如何评价的呢?

今天和老妈散步时忽然冒出一个念头,用我在叙事治疗中学到的方法和老妈谈谈心吧。于是,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我:老妈,如果用数字来代表你的人生,0是极端的不幸,100是非常幸福,你会给自己的一生打多少分?

妈:八九十分吧。 (坦率说,我吓了一跳,因为老妈很少表达满足与满意,对周围的人和事表达不满倒是比较多,所以我以为她一定觉得这辈子很不幸福。)

我:哇,这分不低啊!你觉得能让你给自己八九十分的是什么呢?

妈:我数理化好,别人都羡慕我。

我:哦,你数理化好,被别人羡慕。还有吗?

妈:我外语好。

我:你是说法语吧?

妈:我小时候在教会学校学英语,后来进了外交学院学法语,我也比别人学得好。

我:数理化和法语,两条了。还有吗?

妈:我到了解放区,参加了解放大西南。

我:投身革命,这是第三条。还有吗?

妈:想不起来了。

我: (老妈一直没有提到家人,难道家人和她的幸福没有关系吗?我决定试探一下) 那我们几个孩子出生,你觉得是给你带来幸福,还是让你感到麻烦?

妈:那,那也没怎么觉得。

我:没觉得什么?

妈:没觉得麻烦,有外婆呢,那时候我在北京没法管你们。

(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再盯着问她孩子是否让她感到幸福。也许是我害怕她说没有吧,因为我们几乎从来没见她流露过此类的情感。)

我:那丢的一二十分是什么呢?

妈:是我们家兄弟姐妹间的不公平。

我:这不公平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妈:我就早早地离开家,不跟他们在一起。

呵呵,小时候的委屈成了老妈永远的痛,为此她一辈子都耿耿于怀,尽管我们出生后,为了让妈妈能够全力以赴学习和工作,外婆曾承担起照顾我和弟弟的责任。我小时候曾在外婆家生活了三年左右,而弟弟出生在外婆家,直到七岁上小学才回到北京。可以说,外婆用这种方式给了老妈很大的支持。

听了老妈给出的幸福分数,我心里喜忧参半。高兴的是,她能给自己的一生打这么高的分,应该还不错吧,至少她没有觉得一生白过。但她的幸福三条也让我为她感觉到有点遗憾,因为亲情、爱情和友情都没有出现。给她的幸福加分的,是智力(通过他人评价)和所参与的、做出的事情(参加解放大西南),而减分的是关系。

想到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追求优越感并非克服自卑的正道,消除自卑的唯一健康途径是培养社会情感(许又新大夫认为,阿德勒使用的德语“gemeinschaftsgefühl”翻译为英语的“social feeling”并不确切。阿德勒指的主要是和周围的人忧乐与共、休戚相关的情感)。而老妈,其实走的是前一条路,这也许是她虽然给自己打出了高分,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表现出快乐的原因吧?

现在,老妈已经快82岁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越来越难以沟通。我们做什么才能提高一点点她的幸福感呢?听听她说过去的故事?让她诉说诉说自己的委屈?接纳她而不是评判她?我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也不知道做到了是否管用——在她那颗我们无法窥见正在发生什么的大脑中,残留在杏仁核上的创伤性记忆,还能够重新建构吗?

初稿于2012年3月17日

下一章

复制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登录

加入书架

批注

保存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

logo

掌阅AI阅读助手

掌阅AI阅读助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量优质出版物融合,构建出卓越的语义理解、内容总结和信息抽取能力,意在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

知道了

19.20%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语音朗读

字体

笔记

  • 护眼

    翻页方式

    覆盖
    滑动

    行间距

字体选择

细字体

字体设置

系统默认

细字体

加粗字体

《给妈妈当妈妈》

陆晓娅

共40章
努力加载中...
目录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暂无划线,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批注,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书签
划线
批注
书签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大图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阅读原文
目录 共40章
00:00
00:00/
--:--
倍速: 1
定时播放
儒雅青年
倍数设置
重置
0.52.0
标准
1.0
定时播放
关闭定时
15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播完本集
语音朗读
儒雅青年
温柔淑女
阳光青年
小萝莉
智慧老者
慈爱姥姥
目录
共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