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六日)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也是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下面,我谈几点想法。
一、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我们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破坏了、环境恶化了,大家整天生活在雾霾中,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喝不到洁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居住不到宜居的环境,那样的小康、那样的现代化不是人民希望的。所以,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过程,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开创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新局面。
这些年来,我们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二〇一六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二〇一一年下降百分之二十六点九,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百分之二十点九;七十四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二〇一三年提高十三点七个百分点,京津冀PM 2.5 平均浓度下降百分之三十三点三;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劣V类水质比例比二〇一〇年下降七点九个百分点,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提高十六点四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比二〇一一年下降百分之二十四以上、用水量下降百分之三十以上;全国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总量累计降幅超过百分之十三,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百分之十六点六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二左右。我们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率先发布《中国落实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二〇一六年,在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署专门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正如大家所说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几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这一点必须充分肯定。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总体而言,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一些地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在频频发生、屡禁不止!
从生态看,生态退化依然严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面积仍占陆域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一和百分之三十,耕地退化面积占四成以上。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五十亿吨,流失土壤养分相当于四千万吨标准化肥,因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耕地超过三亿亩。可利用天然草原百分之九十存在不同程度退化,中度以上明显退化的接近百分之五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全国面积大于十平方公里的六百九十六个湖泊中三分之一以上发生严重萎缩,天然陆域湿地面积减少百分之二十八。沿海大量自然岸线和滩涂水域被占用,自然岸线保有率已不足百分之四十。
从资源看,资源利用依然粗放。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水资源产出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六十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倍。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一百四十九平方米,人均村庄用地三百一十七平方米,远超国家标准上限。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不到一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远低于零点七至零点八的世界先进水平。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海河、黄河、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百分之一百零六、百分之八十二、百分之七十六,北方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开发利用率达百分之八十五,其中河北、天津、河南、山西超过百分之一百。地下水超采严重,超采区面积达三十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超采地下水一百七十亿立方米,由此引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水入侵、土地荒漠化、泉水衰减等一系列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华北平原形成了巨大的漏斗区。
从环境看,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远高于环境容量,区域性灰霾污染和流域水污染仍呈常态化。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每年入河量超过九百万吨,全国百分之三十二的河流和百分之十一的湖泊污染物入河量超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全国监测评价的河流湖泊中,百分之二十三的河道长度、百分之五十五的湖泊面积水质劣于Ⅲ类,主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不达标率仍有百分之六点四和百分之十五,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十分突出。
从农业看,面源污染依然较高。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农业源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三点七、百分之五十七点二、百分之六十七点三。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我国化肥施用量占世界三分之一左右,高于耕地面积占世界的比例;化肥、农药综合利用率仅为百分之三十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残留的化肥和农药经过降水、地表径流、土壤渗滤进入水体中,导致土壤和水环境恶化。
从消费看,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仅就粮食看,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环节存在大量浪费现象,餐桌上的浪费尤为惊人。有人作过调查估算,全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高达二千亿元,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包装浪费现象也很严重,一些中高档消费品甚至普通消费品,在包装上里三层、外三层。过度包装,严重浪费资源,助长不健康消费心理。
上述这些数字,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每一个都是沉甸甸的。
我之所以这样详细点出生态环境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就是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扎扎实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抓好。如果不重视、不抓紧、不落实,任凭存在的问题再恶化下去,我国发展必将是不可持续的。
正因为如此,我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看得很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一些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的事情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比如,我分别就陕西延安削山造城、浙江杭州千岛湖临湖地带违规搞建设、秦岭北麓西安段圈地建别墅、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违规“瘦身”、腾格里沙漠污染、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木里矿区破坏性开采、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作出多次批示。我之所以要盯住生态环境问题不放,是因为如果不抓紧、不紧抓,任凭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不断产生,我们就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是对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不负责任。
三、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我们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我国多年形成的产业结构具有高能耗、高碳排放特征,高能耗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工业用能占全社会用能的百分之七十,其中钢铁、建材、石化、有色、化工等五大耗能产业就占近百分之五十。改变这种状况,并非一日之功,但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我讲过,调整产业结构,一手要坚定不移抓化解过剩产能,一手要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这两手都要坚定不移,下决心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第二,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深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逐步减少并消除重污染天气,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要加强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七大重点流域干流沿岸的重化工等项目,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两大突出问题。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提高农膜回收率,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要发展绿色清洁生产,有效控制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要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设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
第三,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要重点实施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脉、祁连山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南岭山地地区、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流域、滇桂黔喀斯特地区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区域的生态修复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城市绿化,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
第四,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能源和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的系统效率,更加重视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更加重视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要全面推动重点领域低碳循环发展,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理,强化建筑、交通节能,发展节水型产业,推动各种废弃物和垃圾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第五,倡导推广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推广节能、节水用品和绿色环保家具、建材等,推广绿色低碳出行,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再生产品,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第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完善法律体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都有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作为的问题,都有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的问题,都有环保有关部门执法监督作用发挥不到位、强制力不够的问题。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要针对决策、执行、监管中的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重视、加强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要各尽其责、形成合力。一旦发现需要追责的情形,必须追责到底,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