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母亲邓玉芬
故事原委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说:“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故事延展
邓玉芬是北京密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舍家纾难,先后有六位亲人牺牲在前线,还有一位为掩护干部群众病饿而亡。邓玉芬被称为英雄母亲。
送子参军,义无反顾
抗日战争爆发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军民义无反顾,舍生忘死,谱写了抗日战争的壮丽篇章。北京市密云县农村妇女邓玉芬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
1931年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向华北进逼。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后,密云县被分割成三部分,古北口被日军完全占领,西北部白马关、鹿皮关以西40多个村庄被强行划入伪满洲国,其余地区被划为不许中国军队进入的所谓“非武装区”。
北京密云邓玉芬一家,极端贫困,房无半间,地无一垄。全家借住在亲戚家,靠租种地主的土地度日。邓玉芬与丈夫终日劳作,起早贪黑,吃糠咽菜,辛辛苦苦,养活了7个儿子。1933年邓玉芬的家乡被强行划入伪满洲国,全家被迫搬到猪头岭山上开荒种地。邓玉芬虽然没文化,但明事理,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邓玉芬早就听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坚决抗日,是老百姓的队伍。她盼呀盼呀,终于盼来这一天——八路军开到了猪头岭。1940年八路军挺进密云西部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邓玉芬听着八路军宣传员宣讲抗日道理,入耳入心,越听越高兴。她说:八路军说的话,字字句句说到了心坎上,越听心里越敞亮。听了革命道理,邓玉芬懂得了只有穷苦人团结起来,拿起刀枪打鬼子,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八路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游击队。邓玉芬和丈夫商量:咱家没钱没枪,可是有人;不能出财力,可以出人力,在抗日打鬼子这件事上,绝对不能含糊,就叫儿子打鬼子去吧。于是,邓玉芬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成为抗日游击队第一批战士。不久,给财主扛活的三儿子跑回家,邓玉芬知道抗日游击队需要战士,又把三儿子送进抗日游击队。这样,抗日游击队刚刚建立,邓玉芬的三个儿子就扛着枪,成为光荣的抗日战士。
拥军支前,处处领先
从1939年开始,日军在长城沿线制造“无人区”,100多万当地民众被强行赶入“人圈”。日军以“防八路”为名,命令各家日夜不得关门,日军和汉奸经常随意闯入民宅奸污妇女,无恶不作。邓玉芬响应党组织号召,积极投入反“无人区”斗争。她让丈夫把在外扛活的四儿子和五儿子找回来,参加抗日自卫军模范队,打日本、除汉奸。
1942年春,抗日政府号召“回山搞春耕”。邓玉芬和许多群众决定重返“无人区”。她让丈夫先回山里搭窝棚。不久却传来噩耗,丈夫和四儿子、五儿子遭到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子牺牲,四儿子被抓走。邓玉芬没有被吓倒。亲友们劝她不要回山,“无人区”太危险。她毅然决然地对两个小儿子说:“走,回家去,姓任的杀不绝!”她回到猪头岭,开荒种地,生产自救。
1942年秋,邓玉芬的大儿子在保卫抗日根据地战斗中英勇牺牲。1943年夏,邓玉芬得知被日军抓走的四儿子惨死在监狱。同年秋,在抗日游击队的二儿子战斗负伤,回家休养,因伤情恶化,不幸去世。
中国劳动妇女具有异乎寻常的耐力和韧性。在抗日斗争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邓玉芬都能咬着牙,坚韧不拔,继续前行。邓玉芬明白,对日军暴行的最好回答就是坚持抗日。她作为普通农妇,虽然不能拿枪冲锋陷阵,但可以搞好生产劳动和支前。
因此,凡是共产党、八路军号召的春耕春种、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凡是村里布置给八路军做鞋做袜、照料伤员、拥军支前,邓玉芬总是一马当先,干在头里。
久而久之,邓玉芬家逐渐成为八路军来往和伤员疗伤的经常性住地,干部、战士到了她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她把干部、战士当作自己的家人、亲人,为八路军烧水做饭、缝补衣服,为伤员接屎接尿、喂汤喂药,照顾得无微不至。
邓玉芬对八路军真心实意,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她和家人常年以粗糠掺着野菜充饥,却把节省下来的粮食送给八路军作为军粮。她养的母鸡下的鸡蛋,自己家人一个也不吃,全部攒起来送给八路军伤病员增加营养。因此,地方干部和八路军指战员都知道密云猪头岭有一位坚强善良的邓妈妈,她家就是“八路军之家”。
为了革命,奉献一切
1944年春,日军集结重兵清除“无人区”抗日力量,在猪头岭一带烧杀抢掠,整整7天7夜。在紧张的反“扫荡”中,邓玉芬的六儿子不知去向,她背着小儿子躲藏在一个山洞里。小儿子又病又饿,哭着闹着要回家吃饭。日军却带着伪军来搜山了。
邓玉芬万分焦急。她知道附近山洞里隐蔽着共产党的干部和村里的乡亲们,无论如何不能暴露目标。她着急地哄着小儿子不要哭闹。可是小儿子既发烧又饥饿,依然哭闹不止。敌人嚎叫声越来越近。邓玉芬急忙从破棉袄里扯出一团棉絮塞进小儿子嘴里,紧紧搂住他,堵住他的嘴。敌人下山后,小儿子已憋得脸色青紫。她连声呼唤,小儿子才苏醒过来,声音非常微弱地说:“妈,饿,饿。”此时此刻,邓玉芬真想回家找点吃的让小儿子填饱肚子。可是,为了隐蔽在附近的干部和乡亲们的安全,她抱着孩子一动不动。当晚,小儿子在妈妈的怀抱里病饿至死。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邓玉芬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送六儿子参加了县支队。回家后她想,如果六儿子在战斗中牺牲了,谁来养老送终?次日早上她赶到县支队,想领六儿子回家。当时,她完全可以把六儿子带回家。可是邓玉芬感到:如果都不上战场,谁来保卫胜利果实?于是,她坚定地告诉六儿子:“记住你爸和你哥是咋死的,好好打仗,立了功回来见妈!”六儿子1947年8月在战斗中立功,1948年在战斗中牺牲。
故事启迪
中国革命的制胜密码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抗日战争时期,有一首响亮的歌谣唱道: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说的就是邓玉芬这样的伟大女性,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邓玉芬真的是送了儿子又送郎,除了给部队送去丈夫外,还先后送去五个儿子,全部血洒疆场。正是有了邓玉芬这样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中国革命才赢得了胜利。邓玉芬的伟大爱国精神,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共产党人要记住邓玉芬这样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回报她们的大恩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