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进京的“赶考”远未结束

故事原委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自己联系的河北省调研指导。11日下午4时许,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五大书记铜像前,鲜花铺就的几个大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格外引人注目。下午5时许,习近平总书记在九月会议旧址召开的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会上说: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故事延展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这里,人民解放战争已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9月8日,在一间长方形的土坯房里,挤满了前来开会的中共中央领导。在这里,中央召开了撤离延安后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九月会议。这是一次“立规矩”的会议,会议提出要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任务,作出了关于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健全党委制等工作要求。在会上,毛泽东着重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指出:“现在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在党内已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从中央机关、中央代表机关,一直到各地,报喜不报忧,瞒上不瞒下,封锁消息……这些状态必须改变。”会后,“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成为全党全军的行动方针。一场加强纪律教育之风在党内开展起来。

反“四种情绪” 保“两个务必”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泽东提醒全党必须预防可能出现的“四种情绪”,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基于对历史的思考而提出的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论断,是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始终在路上的忧患意识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进京“赶考” 考好成绩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收拾东西时,警卫员在毛泽东常坐的躺椅上,发现了一本《甲申三百年祭》。这本书的作者是郭沫若,讲的是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城之后,因骄傲自满和部属腐败而导致最终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嘱咐道,把我读到的那页做好标记,进了北平我还要继续读。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故事启迪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注意自身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紧密结合党的任务的发展变化,及时预见和发现党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提高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大众作为作风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说到底,就是我们的党始终能够以“赶考”的心态和实际行动,给人民交上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后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下一章

复制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登录

加入书架

批注

保存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

logo

掌阅AI阅读助手

掌阅AI阅读助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量优质出版物融合,构建出卓越的语义理解、内容总结和信息抽取能力,意在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

知道了

43.78%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字体

笔记

  • 护眼

    翻页方式

    覆盖
    滑动

    行间距

字体选择

细字体

字体设置

系统默认

细字体

加粗字体

《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习近平讲党史故事》编写组

共90章
努力加载中...
目录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暂无划线,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批注,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书签
划线
批注
书签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大图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