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夺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胜利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姜 辉
我们大家都亲身体验了我们党迎来百年华诞的这个重要时刻。党中央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举世瞩目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这篇讲话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可以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纲领,讲话的意义非常重大。从实践和现实意义来看,讲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我们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走过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了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的伟大历史功绩,系统总结了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实践启示,深刻阐明了在新征程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满怀豪情地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动员令和行动指南。
从理论意义上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这篇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通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些重大问题,可以说是一篇面向新时代、面向我们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导性、纲领性文献,具有极其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也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世界意义。
一、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我们要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篇讲话7000多字,内容非常丰富,高度凝练。整篇讲话结构宏阔,逻辑清晰,亮点纷呈,总体上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论,宣示了一个目标,就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实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明确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一百年的奋斗,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还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贯穿的主题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部分是分论,分论包含许多丰富的内容,比如,阐述了“四个伟大成就”和“四个庄严宣告”,对我们党一百年的历史做了四个大的时段的历史分期。阐述了一个伟大精神,就是伟大建党精神,这是8句32个字。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的要求,既是总结我们一百年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面向未来、奋进新征程的根本要求和根本遵循。
第三部分是结束语,提出了“一个希望”,希望寄予了广大青年。还指明了“两个对比”,这“两个对比”就是一百年间我们党和民族发生的巨大变化。发出了“一个号召”,就是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号召。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高呼两个口号:“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
这是大体的一个架构,下面在具体论述中会涉及这些问题。前面这部分内容,我再作一些具体的论述。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明了一百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两个对比”的巨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我想,这是对一百年来我们党历史方位和重大影响力的一个重大判断。我们一百年前只有50多名党员,现在数量上有巨大变化——9500多万名党员。从重大影响力和我们党的领导力来看,现在我们成为领导14亿多人口、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么一个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国际上,我们有重大的全球影响力,是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个变化是非常巨大、非常深刻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我们这个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现在,我们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从时间上来看,从主客观条件来看,现在我们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中国这种迈向民族复兴的步伐不可阻挡。
习近平总书记还向广大青年寄予殷切希望,青年学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他还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我觉得,这个寄语是非常深刻、非常具有号召力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还有一些新闻报道中,青年人的回应也是非常激动的。青年人讲,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希望各位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还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号召,指出:“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党中央号召你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他对全体共产党员发出的号召振奋人心、非常深刻,所以,我们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这个号召。
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要结合我们党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全面掌握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我们还要掌握“七一”重要讲话中一些对于重大问题阐释的创新点、关键点、新论断、新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把握关于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重大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用了32个字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阐释伟大建党精神,而且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标示了党的革命精神的源头起点,丰富和拓展了党的精神谱系。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我们的风骨、我们的品格。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需要全心全意践行党的宗旨。所以说,这32个字凝聚着我们党一百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所奋斗的宝贵经验。伟大建党精神成为我们一百年伟大精神谱系的源头。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一些基本点,在我们的入党誓词中都能找到它的元素。大家看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这其中包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这些元素,并用一百年经验的总结将其发扬光大。所以,我们要牢记伟大建党精神的32个字内涵。
(二)深入把握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主题这一重大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是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新的定位,把它明确确定为我们党一百年奋斗的主题,而且强调中华民族在这一奋斗主题的引领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现实任务做了一个集中的概括。
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又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四个伟大”并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所以,我们要从我们党一百年的奋斗中,从“四个伟大”的联系中,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主题的重大论断。
(三)深入把握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这个“能、行、好”,这一次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个重大论断,而且指出了“能、行、好”的有机联系和有机统一,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所以,我们要深入地理解和研究、领会这个重大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在新的征程上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我们要深入领会这个重大论断的深刻含义,它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求和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除了与当下的国情、当下的实际相结合,也要与历史上的实际、历史的国情相结合。这个历史上的实际、历史的国情就是我们5000年的中华文明,就是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可以说是把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提升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度。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来源,是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统一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个论断非常深刻,内涵非常丰富。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要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这讲了马克思主义和我们中华文明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激活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又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成为现代的文明,成为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建朱熹园时讲过,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5000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文明的关系讲得非常清楚、非常深刻。
(四)深入把握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认识,阐明了我们党的性质。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质和优势,指出我们的民主是全过程的人民民主。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深有体会,我们中国式民主和西方民主有着根本区别。我们要认清西方民主的本质和它的一些虚伪性和欺骗性。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经过一系列重大事件,我们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时候,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全力救治患者。据统计,在湖北,我们累计治愈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达3600多人。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婴儿,我们都全力救治。我们是14亿多人口的大国,截至2021年9月19日24时,我国累计确诊病例有12万多例,只占全球确诊人数的5.4‱。有些平时自诩为民主、人权“优等生”的国家,却寄希望于自然群体免疫,造成疫情肆意蔓延。美国的人口占全世界的4%,它的确诊人数却超过了全球确诊人数的19%。截至2021年9月21日6时30分左右,美国的累计确诊人数高达4300多万,死亡人数高达60多万,高居全球榜首,每天的确诊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实践能说明问题,我们是真真正正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所以,这种强烈反差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民主是全过程的人民民主。什么是全过程?就是我们的人民当家作主要体现到各个过程、各个环节,要体现在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西方的民主只是一个金钱民主,没有金钱,连候选人的资格都没有。他们民主是为了选举,是为了投票,选举投票之后就没有民众的事情了,只是少数人的统治。所以,西方的民主只是装饰和摆设。通过比较,我们就可以深刻认识中国式民主的特质和优势。
(五)深入把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的崭新论断非常深刻,内涵非常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基础上阐释了协调推进“五大文明”,而且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个新的概括,讲清楚了我们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路径,以全新的文明形态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广阔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还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特征。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我们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和“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到的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这就是说,我们中国探索出一条自己新型的现代化道路,同时,在人类现代化历史上,这个现代化道路就是一个复数:不是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实现现代化就要亦步亦趋地跟着西方走,我们为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来。我们探索的现代化就是说我们既实现了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同时我们又探索出一条自主的独立的道路,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全新的选择,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2021年7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有一段论述,讲得非常深刻:“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政党交流互鉴现代化建设经验,共同丰富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更好为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谋幸福。” 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的重大意义、本质特征,也更讲清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六)深入把握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习近平总书记回答了一个时代课题,就是世界向何处去。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造福于世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一方面,宣示了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谋大同的伟大理念,同时也宣示了我们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建设一个美好世界,同世界一起携手前进的理念、信心和决心。
(七)深入把握关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的重大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斗争,发扬伟大的斗争精神。他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就鲜明提出,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实践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有效化解了经济、科技、社会、网络、外交等领域的风险,在中美经贸摩擦、钓鱼岛问题、朝鲜半岛局势、中印边境问题、南海权益维护和涉港、涉台、涉疆、涉疫、人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力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各种挑战我们都要应对,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树立底线思维。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这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底线思维就是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性风险。
(八)深入把握关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要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总结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就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而且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为党和国家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民之大幸。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们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深入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主题和伟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一个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出了在这个主题下百年奋斗的两大历史任务,那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党的百年历史上,有四座里程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开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我们又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其中的四件大事就是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们在新时代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已经实现,我们现在就是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我们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统领着四个历史时期,这四个历史时期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独特的意义和贡献。1921年7月至1949年10月,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对民族复兴的意义,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2012年11月至今,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四个历史时期、“四个伟大成就”、“四个庄严宣告”都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各个时期都有独特的重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讲得非常清楚,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古代中国是千年盛世,是一个辉煌时期。我们从秦汉时期就进入盛世,世界领先千年以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巨大的。
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有175项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直到18世纪末的时候,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按照现在的GDP计算,当时我们占世界经济的总量一直是30%多。当时,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10个,中国就有6个。这是古代的辉煌,例子非常多。近代以来,反差非常之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那个时候,列强侵略中国。据统计,在这期间,各个列强同我们签订了数百个不平等条约,掠走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使我们的文明和精神受到极大的屈辱。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的历史意义是沉甸甸的。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知道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对复兴的渴望才如此深切。所以,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无数仁人志士怀着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梦想奋斗。为了救亡图存,我们各个方案都尝试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据统计,当时近代那个时候,大大小小的政党有二三百个,方案也有无数都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真真正正地开启了我们民族复兴的进程,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不是一句空话,是历史的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了我们党成立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就是因为我们有了先进政党的领导,有了先进的理论指导,有了领导全国人民一起奋斗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921年7月至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三座大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大历史任务,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意义非常重大。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这个论述非常多。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根本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地位,掀开了民族复兴的新篇章;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推动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根本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所以,中国人民站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
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进行一系列社会变革,同时我们还要粉碎霸权主义对我们的武力威胁、陈兵国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我们要结合“七一”重要讲话领会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艰辛奋斗历程和这一时期的重大意义。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还取得了许多伟大成就。1956年,我们自己制造的汽车成功下线,结束了我们自己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同年,我们自己生产出了喷气式歼击机,有了自己的战斗机。1961年研制成功的万吨水压机填补了我国重型机械的空白。河南林县(今林州市)的红旗渠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世纪60年代,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引漳入林,形成了红旗渠精神。王进喜在大庆油田会战时,喊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20世纪70年代,湘黔铁路胜利接轨,把西南地区同长江中下游地区连接起来,这条铁路在旧中国修了几十年都没有修好,新中国成立以来克服各种困难,在那样的地质条件下把它修通了。1960年,我们第一枚导弹——国产近程“东风1号”导弹发射成功,是我们军事装备史上的重要转折点。1964年,我们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第一枚核导弹发射成功,我们拥有了具有实战效能的战略核武器。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同年,我们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我们要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我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改革开放的进程、宝贵经验、历史启示和在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都做了十分深刻的论述。后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一系列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都阐明了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所以,我们在新时代要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它是我们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和关键一招。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是百年党史的精彩华章。列宁讲过一个历史的辩证法:历史发展从来都不像涅瓦大街的人行道那样笔直宽阔,历史的发展是在辩证中前进的。有两种时期,一种是一天等于20年的突飞猛进、风起云涌的时代,理论和实践发展得都很快;还有一种时期是20年等于一天的“龟行”时期,就是发展得很慢,理论也好、实践也好,看起来都已经停滞了。他说,历史就是在这种交错中发展的。新时代是一个极不平凡、伟大转折的时代。在我们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它都是一个精彩的华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11位、3679亿元。1986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排在世界第六。2010年,我们排在世界第二,突破40万亿元。从那时起,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我们突破70万亿元。2017年,突破80万亿元。2018年,突破90万亿元。2019年,我们接近100万亿元。2020年,我们在克服疫情的困难条件下,如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目标,突破100万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成绩。这40多年,是我们经济增长最快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从1979年到2018年,我们的GDP年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9.4%,可以说是同期世界上最快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据统计,此前也有像韩国和新加坡,这两个国家在1965年到2005年期间也是增长最快的40年,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8.6%和8.1%,我们是9.4%。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
2020年,我们中国的GDP总量是14.73万亿美元,增长了2.3%。而美国是负增长3.3%,20.95万亿美元,我们GDP占美国的比例达到了70.3%。在历史上超过美国经济总量70%,这还是首次。苏联在全盛时期据统计达到过它的40%或者40%—50%之间。日本在它的全盛时期,在发展最好的时候,有人说达到过美国经济总量的70%,后来又有经济学家说是由于日元升值造成的。后来,美国对日本进行经济打压,通过广场协议,日本经济低迷,被称作“失去了20年”。我们2020年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70%以上,这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式的标志。
2020年,欧元区19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较前一年下滑6.8%,欧盟27国下滑6.4%。如果按照这个数据算的话,2020年欧盟27国的经济总量是14.58万亿美元,我们是14.73万亿美元。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欧盟27国的经济总量,所以这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我们还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这一百年的深刻社会变革,其变化速度之快、程度之深、广度之大,世所罕见。现在,我们14亿多人民生活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度里,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极大提高。我们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改革开放以来,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同时我们采取重大举措,脱贫不能再返贫,要有可持续发展,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起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我们还取得了很多科技成就:天眼、万吨巨轮、国产大飞机、港珠澳大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速公路、高铁、天问1号、神舟12号载人飞船……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的“四个自信”来源于人民,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真理。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三、深刻把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要求
这个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回答这个重大问题,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九个必须”。“九个必须”既是百年奋斗的经验启示,也为开创未来指明了方向: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讲了领导力量;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讲了奋斗目标;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了理论指导;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是安全保证;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讲我们的世界责任和大党担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讲了我们的面貌和精神力量;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讲了统一战线是我们的重要法宝;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它为我们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所以我们要结合一百年的奋斗历程,深刻理解“九个必须”。
“九个必须”是我们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根本方向和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处于关键时期。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统筹两个大局,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这种鲜明对比,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现代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各个方面也在反思,他们反思自己的制度局限、制度困境、制度衰败、制度变革。在这个时候,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要认识到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公开把中国当作主要竞争对手。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两种制度、两条道路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尖锐的,首先我们要有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有很强大的战略定力,最重要的,还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壮大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改善我们人民的生活,不断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不断为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成功应对风险挑战、克敌制胜的经验和法宝。这是我们学习党的百年历史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曾讲过四个“独一无二”,要增强“四个自信”,办好四件事情: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拥有13亿多(现在是14亿多)人口而又精神上文化上高度团结统一的国家,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连绵几千年发展至今的历史从未中断,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形成了适合我国实际、符合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拥有8900多万名(现在是9500多万名)党员、紧密组织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国长期执政,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一定要增强“四个自信”,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情办好,把弘扬中华文明的事情办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情办好,最根本的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事情办好。这一段话讲得非常深刻,内涵非常丰富。我们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奋进新征程,这段话对我们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