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对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概括表述。改革开放以来,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既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也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一 |
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1.新发展理念的要义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动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 动力问题。创新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延伸阅读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西北端,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新中国成立时,全县森林覆盖率仅有0.3%。70多年来,右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坚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由0.3%提高到54%以上,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山西省右玉县治理前的荒凉沙地和治理后的小南山森林公园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内外联动问题。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推进改革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我国实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又是推动开放合作、促进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
延伸阅读
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我国推出一系列高质量对外开放新举措,如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指的是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从“有没有”“快不快”转向“好不好”“强不强”。
延伸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引导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地方流向效率高的地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内而言,有利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外而言,关系到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关系到我们能否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 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已成为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举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构建新发展格局
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 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中国企业拥有大部分股权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中国通往中东欧的门户
我国要从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二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长期探索实践逐步开辟和形成的,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们必须坚持党的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2.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这样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选举人大代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图为1981年安徽省嘉山县女山湖渔业公社(现明光市女山湖镇)的渔民投票选举人大代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统一与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3.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重要保障,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我们结成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在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是总指挥,大家齐心协力大合唱。合唱的主旋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共同思想的政治基础,包括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只要我们把共识的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能够团结的人也就越多,14亿多中国人终将凝聚成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4.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演进中,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
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延伸阅读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中国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各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自主办理宗教事业;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但不干涉宗教内部事务。国家对待各宗教一律平等,一视同仁,不以行政力量发展或禁止某个宗教,任何宗教都不能超越其他宗教在法律上享有特殊地位。国家依法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取缔邪教组织,严惩邪教犯罪。
三 |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
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 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在当代中国,我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与我们的奋斗目标相结合,还与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因此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延伸阅读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4.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滋养和丰富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2018年5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第一小学开展的“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中,手工艺人现场展示“葫芦烙画”技艺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有扬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通,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必须要立足文化传统与当今现 实,凝聚中国力量,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延伸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并提炼好展示好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和创新国际传播。
2015年5月,“柏林亚太周”期间在德国首都柏林举办的“感知中国”系列活动
生动精彩的中国故事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图为2018年7月在卢旺达举办的“美丽中国 美丽卢旺达”图片展
四 |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
1.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民生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
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国经过长期发展,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在稳步增长,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推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回应人民的期待,让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改善民生也会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扩大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2.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等是民生的主要内容,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民生工作的努力方向。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增进民生福祉,保障改善民生,需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延伸阅读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贫困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战胜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党就带领人民为摆脱贫困而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8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先后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
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 079元增加到11 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 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 808元,年均增幅30.2%。到2020年,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延伸阅读
2014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名单公布,涉及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贫困县覆盖率最高的是西藏,全区74个县都是贫困县。当时,全国贫困县的面积总和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全国大约每三个县中就有一个是贫困县,完全没有贫困县的省份只有9个。
从2016年开始,我国贫困县逐年脱贫,退出数量在2019年达到峰值。
2020年初,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2019年底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截至2020年11月23日,这52个县全部脱贫摘帽,标志着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如期完成。
五 |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只有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才能够发展繁荣起来。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 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实质上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延伸阅读
“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诗画美景,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湿地10多年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成果。如此怡人的景致也曾有不堪回首的过去,过去西溪一带河道淤塞、水质恶化,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西溪湿地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实施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使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成为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休闲度假天堂。西溪湿地的美丽蝶变,是生态环保理念先行的成功典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并不是对立的,相对贫困的地区并不是只有以环境污染换取脱贫致富一条路可走。
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 效益。只要我们调整发展思路,优美的生态环境、自然风光完全可以作为优质的资产,为当地群众吸引外来的消费和投资,让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全面小康就不能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打几场标志性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4.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2005年,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图为环境整治后的余村
延伸阅读
“十三五”期间,全国自然保护地数量增加700多个,面积增加2 500多万公顷,总数量达到1.18万个,约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在12个省份开展了国家公园试点,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在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
五年来,完成国土绿化面积6.89亿亩,如期完成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两项约束性指标,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
全国整治修复岸线1 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开展长江流域、京津冀和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修复矿点近9 000个,面积约2.5万公顷。完成防沙治沙1 000多万公顷、石漠化治理面积130万公顷。
“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领域9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与2015年相比,2019年全国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上升8.9个百分点,地表水质量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 2.5 )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23.1%,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累计分别下降11.5%、11.9%、22.5%、16.3%。
学习思考
1.查阅相关资料,梳理关键时间点,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如何形成的。
2.结合新发展理念,谈谈你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认识。
3.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我们应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