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技术路线
本书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

图1-2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本书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结合具体的章节安排说明如下。
(1)第一部分为理论准备,包括第1~2章。
第1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本书的分析框架、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
第2章为“国内外研究综述”。围绕政府规模、企业家精神、高质量发展这三个核心概念,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阐明三者的理论联系,归纳研究共识,并提出有待完善的几个方面。
(2)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包括第3~6章。
第3章为“高质量发展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测算”,旨在为后文实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章构造了经济发展质量的测算指标,明确了测算思路、样本、数据和方法,并对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
第4章为“企业家精神驱动高质量发展了吗”,旨在回答问题1。本章引入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范式,区分了企业家精神的不同功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同源泉,对“企业家精神→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第5章为“企业家精神视角下政府规模扩张的有效性”,旨在回答问题2。本章综合国外学者的理论分析和我国政府行为模式的特殊性,分析了“政府规模→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机制和实际效应,并从企业家精神培育和激发的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规模扩张行为的有效性做出了评价。
第6章为“整合框架下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分析”,旨在回答问题3。本章根据问题1、问题2研究所发现的协同和驱动关系,建立了“政府规模—企业家精神—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的整体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了验证性分析。
(3)第三部分为结论,包括第7章。
第7章为“结论与展望”。回顾和总结了本书的重要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讨论了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1.4.3 研究方法
本书研究过程参考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分析工具,采取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探索性分析与验证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方面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DEA-Malmquist指数法。全要素生产率有几种不同的测算方法,对比而言,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具有不需要对生产函数结构做出先验假定、不需要对参数进行估计、允许无效率行为存在、能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分解等优点,成为国内学者常用的测算方法。本书在第3章的研究中使用该方法对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在此基础上测算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动态情况。
(2)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是应用线性方程系统表示观察变量与潜变量关系以及潜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一种通用的线性统计建模技术。本书第6章对政府规模、企业家精神、高质量发展进行整合性分析时,考虑到传统计量分析方法无法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多重影响效应的局限性,采用SEM方法完成了概念化建模和验证过程,揭示了三者之间复杂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
(3)计量分析方法。本书通过理论推演,对政府规模、企业家精神、高质量发展等核心概念两两之间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研究假设,继而运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实际运用中,考虑到数据结构的异方差、异质性、平稳性、内生性等问题,采用了不同的计量回归模型。例如,第3章估计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时采用了双向固定效应(Two-way FE)模型;第4章实证检验企业家精神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时,采用了静态面板的固定效应(FE)模型和随机效应(RE)模型以及动态面板的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 GMM)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单位根检验、工具变量检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