鄘风
《鄘风》的诗篇所表现的内容应该属于卫地。关于鄘,有学者以为即鲁国旧地,也有人认为在今商丘一带
(
见《邶风》说明
)
。金文中出现过鄘,见《邢侯簋》。此簋铭文记王朝把原封于今河南温县的邢,迁移到今河北邢台一带,建立新的邢侯之邦。铭文有“王令……
(匄)邢侯服,易(赐)臣三品:州人、重人、鄘人”之语。学者相信,铭文中的“鄘”就是“鄘风”的鄘。前面说过,鄘风乐调,可能来自东方,因为不论是商丘还是奄,殷商人群都曾在那里生活过。金文显示,西周早期有“鄘”之地,那么是否与前说相矛盾呢?不是。地名是可随人群的移动而迁移的,商人在东部居住时的名称,也可以随着他们迁居黄河以北地区时把旧地名带过来。鄘,可能就属于这样的情况。所以,延续到周代,还能在金文中看到它。古老的东方风调在鄘地还延续着,都与人群的迁移有关。从《邢侯簋》的金文还可以看出,在西周早期,鄘地还是一个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否则就不会从这里划拨人口给邢侯了。古代人口多,即意味着富庶。由此,文化发达也是可以想见的。
《鄘风》共十首,今选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