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1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 。
1 夭夭: 花朵鲜艳,生机旺盛的样子。是总写桃树风调。 灼灼: 闪耀的样子,在此为红花耀眼的意思。 华: 花。
2 之子: 指出嫁的女子。之,此、这;子,《诗经》中常见的指代词,意为“这个人”,不分男女。 于: 虚词,《诗经》中常见,其义相当于曰、聿。 归: 出嫁。女子出嫁为归,先秦特定用法。 室家: 家庭,家族。所有“男有室、女有家”,“室家”及下文“家室”意思一样。
◯诗之首章。桃花起兴,既表嫁娶时,又表之子的韶华。钱锺书《管锥编》:“‘夭夭’总言一树桃花之风调,‘灼灼’专咏枝上繁花之光色。”
桃之夭夭,有
其实
3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4
。
3
(fén):大,硕大。又,据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以下简称《新证》),
为斑的假借,即果实将熟,红白相间貌。亦通。
4 家室: 家庭,家族。
◯诗之二章。花繁果就多,预祝新娘子生儿育女,为家庭带来兴旺。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5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6 。
5 蓁蓁 (zhēnzhēn) : 叶子茂密貌。
6 家人: 与家室义同。变换字眼以协韵。
◯诗之三章。桃先开花,后长叶。预祝新娘婚后的顺遂,给家族带来福荫。
《桃夭》,女子出嫁时,预祝其婚姻家庭生活美满的诗。
灿灿桃花,以喻新娘的适龄风华;斑斑其实、蓁蓁其叶,进而预祝新人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家庭带来吉祥,福禄成荫,子女满堂。诗人这种花盛子多的赞美和祝福,反映的不仅是当时的观念,亦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多少年都能打动人心的婚姻理想。惟其如此,在诗人的眼里和笔下,“之子于归”的事件,才幻化为一幅美丽的人生景观。诗用夭夭之桃来兴寄对婚嫁之事的礼赞,这不管是诗人的独创,还是该时代一种普通语法,都显示出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细腻的体味。桃花的灼灼,占一春之先,而且桃未有叶而先着花;花之盛既可见果之丰,又可见叶之蓁。没有什么比用桃花隐喻新嫁娘更富韵味的了,因为它喻示的含义是多重的。前人多从“人面桃花”的比喻来理解此处“灼灼其华”的妙处。实则这是远不能穷尽诗的意象和蕴含的。枯黄的冬季即将结束之际,树树桃花盛开,诗实际是在以此来赞美新娘的钟灵之气、毓秀之质。桃花取兴,实际上在赞美“之子”的勃勃生命力,这远不是“人面桃花”的比喻所能表现的。诗是热烈而火爆的,灿灿的鲜花和红巾翠袖的新人相映照,是多么吉庆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