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听雨(2016—2020)》序
(一)
春雨楼头取次听,
卖花声里梦初醒。
一枝红杏临风曳,
香到瀛寰第几亭?
《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组建于2016年7月22日,两天后即在公众号上正式推出第一期《小楼听雨诗友集》,迄今已近六年矣。除每日定时刊发诗友作品外,并成功举办三届全国性“人间要好诗”诗词大赛,以及“山大王杯”临海蜜橘全球征诗大赛与采风活动,影响颇巨,厥功甚伟。为进一步展示业绩,提高品位,小楼编委决定精选2016—2020五年间在小楼诗平台公开发表之诗词精品,出版纸质选集,定名为《小楼听雨(2016—2020)》。承主事者章雪芳女史不弃,嘱为喤引。我虽自知浅陋,然对小楼情有独钟,盖自幼即酷爱放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之句,对简斋“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及曼殊“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之境亦无任向往,觉“小楼听雨”诗平台亦如一枝红杏,报道芳春消息,香遍诗坛词苑也。
(二)
老辈填胸感不胜,
云回水去梦腾腾。
而今我亦伤迟暮,
当日深恩记也曾?
灯前披览《小楼听雨(2016—2020)》样稿,读到老辈周退密、寇梦碧、启功、熊鉴、傅义、叶元章等先生遗作,忆定庵“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之句,不禁感慨系之。此六老者,生前于我均极力提携,或当面见诲,或惠书垂教,或谈旧日文坛之轶闻,或授自身创作之秘诀。岁月不居,忽忽卌载,诵义山“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之诗,能不愀然以悲乎?“室有梅花增喜气,茶当浓酒欠深情”,此周退老《丙戌人日》警句也,其襟怀旷达,指出向上一路,读之令人昂首高歌;而梦碧翁《蝶恋花·题陈少梅天寒倚竹图》结拍“对镜妆成心更苦,娥眉却恨无人妒”,一反稼轩“蛾眉曾有人妒”之意,尤觉沉哀入骨,诵之无限低徊;至于“古史从头看。几千年,兴亡成败,眼花缭乱。多少王侯多少贼,早已全都完蛋。尽成了灰尘一片”(启功老《贺新郎·咏史古史》)、“跳跃灵于蟹,峥嵘势若龙。生前无滴血,死后一身红”(熊老楚狂《虾》)、“意适遂忘归,爱此红崖好。我身早已闲,不羡仙人岛”(傅老仰斋《通天岩敬步王阳明玉岩题壁》)、“挥毫欲写天然景,纸上烟云总不如”(叶老元章《游海盐南北湖》),亦均个性鲜明,足供我辈效法也。此外,此集尚收录我夙所崇敬而未尝拜谒之杨叔子前辈《鹧鸪天·访西湖父迹》词一阕,诵其“香山洞渺人何去,一炷云山拜奠遥”之句,缅怀曾起草《讨袁檄文》之杨赓笙将军。杨将军即叔子前辈尊人,曾任讨袁军总司令部秘书长、江西省代主席也。
(三)
灯前细雨漫敲窗,
料理行吟屐一双。
怅绝苔痕青蚀鼎,
龙文百斛更谁扛?
《小楼听雨(2016—2020)》中收录当今诗词大家作品颇多,屏间盥诵,恍行山阴道上,远岫烘晴,烟岚滴翠,令人目不暇接。如叶嘉莹先生《蝶恋花》上片“爱向高楼凝望眼。海阔天遥,一片沧波远。仿佛神山如可见,孤帆便似追寻遍”,点化静安同调词“忆挂孤帆东海畔。咫尺神山,海上年年见。几度天风吹棹转,望中楼阁阴晴变”,而化怅惘为憧憬,足见信念之坚。又如陈永正先生《杂诗百首》之三十一“山行如读书,行行尽佳句。把笔欲追摹,却落无字处”,妙想天来,于陈简斋“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外,更出新意。书中亦不乏旧时朋侪之作,随意摘句如下:
“秋风淮浦南归日,夜雪黄河北上时。我亦飘萍文字海,四厢花影欲催诗。”(王翼奇《杭州马坡巷谒龚自珍故居》)
“当年曾此访梅花,峰转溪回认不差。欲往山中寻古寺,上方钟磬碧云遮。”(杨启宇《梅花寨古寺》)
“淡痕描取孤芳,霜毫拖作愁长。不道终朝幽谷,为谁消尽馀香。”(王蛰堪《清平乐》)
“残梦淡如花下露,夕阳红到井中天。他年我亦归尘土,与子同亲大自然。”(熊东遨《清明有怀》)
“知是相思第几年,新愁恰在杏花前。春衫犹滞一襟寒。”(魏新河《浣溪纱·早春》)
“秦关蜀塞,履迹年年再。经惯一车如叶,日如血,山如海。”(蔡淑萍《霜天晓角·过秦岭》)
……
旧日诗朋尚有不少,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列举。忽忆韩退之《病中赠张十八》“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句,忆当年我与毛兄谷风合编《海岳风华集》,其中永正、梦机、翼奇诸兄皆可谓力能扛鼎者,而今或已云殂(如张梦机),或渐年迈,能扛百斛龙文之鼎者,其在“小楼听雨”平台中之青年才俊乎?
(四)
晨曦忽现海东头,
徙倚江干望小楼。
花影四厢潮怒涌,
骚魂一脉自悠悠。
清人叶星期《原诗》拈出“理”“事”“情”三字,作为诗之“切要关键”,其言曰:“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以此为衡,《小楼听雨(2016—2020)》中青年才俊之作,颇有深契叶燮之说者,如林丫头《偶感》“兴自孤兮何恨哉,吾从亘古采薇来。今看处士唯山水,一任青丝白到梅”,虽仅四句,而融幽渺、想象、惝恍于一体,颇饶个性,一结尤妙不可言,可与樵风古绝“忽闻江左笛,吹开半死梅”(《寄秋斋先生》)之句同参也。除此之外,叶星期更重“才”“胆”“识”“力”四字,以为“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而四者之中,“要在先之以识”,盖“无识而有胆,则为妄,为鲁莽,为无知,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无识而有才,虽议论纵横,思致挥霍,而是非淆乱,黑白颠倒,才反为累矣”;“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之辞,足以误人而惑世,为害甚烈”也。我所以不惮其烦,引用叶氏论诗之要点,旨在激励“小楼听雨”中之后起,以承骚魂之一脉,挽狂澜于既倒也。
辛丑暮春,时维公历2021年4月13日,剑邑熊盛元草于洪州。
(熊盛元,1949年生,江西剑邑人。江右诗社社长,《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江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师从毗陵吕小薇先生,学诗古文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