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新用户福利,0.01充值币购书一次
本书不参加新用户福利活动
起始集:第2章:高效能人士也有拖延习惯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北大教授讲《百年孤独》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124.66币240币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还差0.01元(0.01币)
50.66币
计算中...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免费或已购章节不扣费
还差0.01元(0.01币)
职工图书馆已开通机构支付功能!选择心仪好书,机构代你购买。
知道了上一章
李微漪的成长始终得到理解和尊重,她的父母引导但不主宰孩子的命运,发生在她身上的奇遇,源于家庭给予她的中西合璧、仁爱宽容的教育。
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蒙阳镇到成都的碎石马路上,一辆长途车里坐满了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这段旅程走起来要四个多小时。乘客们大多在吃零食、打瞌睡、大声闲聊。
一个看起来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一件蓝色小碎花棉袄,背个小布包,怀里抱着一只花翎大公鸡。小孩儿身边没有跟着大人,但她好像一点也不害怕,时不时还捋一捋花翎鸡的羽毛,好像是在安抚一个小旅伴。
这个小女孩就是幼年时期的李微漪,她只身坐长途车从名山投奔成都舅舅家。
微漪小时候随爸爸妈妈生活在名山县蒙阳镇,爸爸在名山中学执教。微漪从三岁起就痴迷小动物,第一个萌宠是一只毛茸茸的小黄鸭。
那个年代,孩子们的玩具乏善可陈,刚孵出的小鸡小鸭是很多小朋友的心头好。微漪每天哄着小鸭子睡觉,带着小鸭子去游泳,挖蚯蚓给小鸭子吃……精心养了三个多月。有一天,她的小鸭子有点打蔫儿,微漪左摸右看地逗它,小鸭子还是抖不起精神来。
微漪的小脑瓜里忽然闪现出医院里那些白大褂叔叔阿姨的样子,他们会做手术,只要打开肚子,把里面的“零件”修理修理,病人就好啦!于是“小医生”初试医术,不承想小鸭子没下“手术台”,凉了。
意识到眼前的小鸭子再也醒不过来的时候,小姑娘紧紧地抱住萌宠,哭了个呼天抢地。
妈妈回家,才把小鸭子从女儿的怀里放下来。妈妈说:“你特别爱它,但是你不知道它需要什么!”微漪抽抽搭搭、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被妈妈劝了好一阵才止住泪。
哭了一下午也累了,小姑娘被妈妈抱到床上躺下,不一会儿就迷糊着了。是饭菜的香味唤醒了她,那天的晚餐多了一道“横菜”——仔鸭汤。据她回忆,那顿饭好像吃得还挺香。
微漪出生时有八斤重,肉圈一层叠一层,像个米其林轮胎人宝宝。到了临产期,她磨磨蹭蹭不出来,愣是在妈妈的肚子里又待了好多天。
几个月大时,妈妈给她洗澡,胖娃用嫩藕节儿似的小手使劲扑棱水,小身子像条滑溜的大鲤鱼。能吃又能睡的小女娃,每天都是夜深人静时才让妈妈喘口气。妈妈呢,从不抱怨,总是温柔耐心地循环给她讲“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的故事,绕着绕着就把她绕进了梦乡。
小微漪明显比别的孩子高大壮实,脑袋好使,腿脚更好使,没见她和小姑娘们玩过家家,倒是很多上房揭瓦的秃小子成了她的死党。玩饿了,她就带着小子们爬树摘果子吃,有吃有玩,她的追随者越来越多。丫头片子好胜心强,鬼点子多,天生王者气质,打架是常有的事——对手是“农村三霸”。
公鸡、大鹅、田园犬,号称“农村三霸”。大人让小孩儿们钻鸡窝捡鸡蛋,小孩儿们免不了跟天生好斗的三霸们起冲突,于是撵鸡追狗斗大鹅成了孩子们的童子功,一日三餐,无架不欢。微漪小时候,脑袋瓜子没少被公鸡啄过,小屁股没少被大鹅夹过,所幸妈妈最担心的狗子们没下口咬过她。因为事后微漪爸总会让她带些肉包子去收买狗子。“肉包子打狗”的事,狗子们积极配合。两个多月后,狗子们被成功策反。每次微漪出门,一群狗就摇着尾巴屁颠儿屁颠儿地护驾。捡鸡蛋,狗子帮忙放哨;斗大鹅,狗子帮忙掠阵;有大孩子欺负她,狗子们就群起而吼退“敌人”。有了这群保镖,微漪妈妈就不太担心女儿的安全了。
开始读蒙阳镇小学了,爸爸亲自教她识文断字,教她背诵古诗。妈妈那时在印刷厂工作,常拿彩纸的边角余料给她做纸毽子。课间,小伙伴们比赛踢毽子,妈妈每天下班后会问她:“毽子踢坏了没有啊?晚上妈再给你做几个。”
微漪一家住在山上爸爸教书的名山中学里,蒙阳镇小学在山脚下。她下山路上常常随手掰个粗树杈,把枝头削尖了当枪使。打仗、跑步、爬山,每一天的“探险”不重样。妈妈每天追在后面喊:“山里有蛇,小心一些呀!”话音落下,孩子早没影儿了。
后来,游戏惊险系数加码,小姑娘每天和几个小男孩追撵行进中的手扶拖拉机,边跑边扒车,拖拉机司机吼都吼不掉这些小尾巴。
米其林宝宝生生成了蒙阳镇小哪吒!
要翻天了,一向对她宠溺有加的妈妈把心一横:不能再这样疯闹下去了,把她送走,去成都舅舅家,让外婆好好教教当淑女的规矩。
于是就有了开篇那一幕。
成都到了。
舅舅、舅妈还有六岁的表弟住在一个两居室里,为了照顾微漪,外婆也来了,一家五口就住在这所不大的房子里。大人们商量着改造一下,把房子格局变成了三居室。尽管各有各的空间,可时间长了,在生活中两个孩子还是难免会有一些磕绊。
外婆受过很好的中式教育,尊崇克己复礼的美德,凡事都替儿子媳妇的和睦着想,经常叮嘱小外孙女要客气谦让,说:“有什么不开心的,告诉外婆就好,别给舅舅、舅妈添乱。”小微漪懂事地点着头。
在城市生活,处处都需要钱。好强的小姑娘想赶快挣钱,有了钱不就能跟外婆过上更好的日子!看邻居卖牙膏皮,于是她灵光一现把一管牙膏全挤了,卖牙膏皮挣了三分钱。
事后外婆笑着教她:“傻娃娃,挣钱不能从家里想辙。”
刚到成都时,微漪上的是提督街小学,坐落在成都寸土寸金的金融街地段上的学校。因为是从小镇上来的,老师心想这孩子肯定基础弱,就问她:“你都认得什么字呀?”微漪瞧了一眼老师手上的书,正翻开《乌鸦喝水》那一课,她没再瞅第二眼,就口齿伶俐地背起来。
微漪和表弟以及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
名山中学,占地151亩,山上的校园是唐代的学宫,清代为文庙,史楼千载。山正面有300级石阶,有牌坊和状元桥。小时候微漪和哥哥在石阶上背着手,一路“青蛙跳”上山
这下轮到老师吃惊了。老师哪里知道,微漪爸爸在微漪学龄前就教她念了好多书,而且要求学一篇背一篇;再学一篇,再背一篇;学到最后,滚瓜烂熟背全本。
老师很意外,问她:“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呀?”微漪落落大方地答:“我爸爸是教文学的。”又指着老师手上课本中的插图说:“这种瓶子里水不到一半,乌鸦扔石头也喝不着。”老师更意外了,还没有哪个孩子敢挑课本的错呢!
老师又问她:“你怎么知道的?”
微漪指着插图上的大肚瓶子:“妈妈带我试过,小石头的空隙率太大了,这点水上不来。”
老师搓了搓手,再问:“你妈妈是干什么的?”
“妈妈教过数理化。”
老师又考了她几道数学题,全对。
“行,你干脆插班跳一级吧!”面试完美收官。
微漪的表达能力特别好,因为爸爸妈妈都是她的学前老师,也是她的忠实听众。小时候在父母身边时,爸爸讲历史故事和典籍,听爸爸讲完一遍后,她再绘声绘色地给妈妈复述一遍。
到成都后,依傍在外婆身边的日子,老人家每晚给她讲《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寓言里有一个故事叫《孩子和青蛙》,小孩拿着石头往水池里扔,砸青蛙取乐,青蛙忽然开口说话:“这对你们而言只是游戏,可是对我们而言,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讲完一个小故事,外婆会让小外孙女回味一会儿然后谈感受,把悟出的道理讲给外婆听听。
微漪的外婆和妈妈
微漪对外婆有着深厚的感情,外婆已去世多年,但每当回忆起在外婆身边的日子时,她的内心都是无尽的缅怀与感恩,她感激外婆呵护了她的天真。她回忆说:“孩子需要童话的呵护,童话是幼小心灵的保护伞,它会给孩子擦去眼泪、抚平伤口,让孩子们相信英雄,相信奇迹,相信美好,逐渐明白一些道理。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我养过的那只小鸭子是变成天鹅飞走了。外婆从不会跟我说童话都是骗人的。因为她知道揭露真相只能加速孩子的成长,跨过天真。在娃娃心智尚未成熟的时候,对外界的伤害是没有抵抗力的。终有一天残酷的现实会恶狠狠地扑向我们,但那时候我们已经有了面对它的勇气。”
一天,放学路上,她路过一个冶金单位大门口,看到一位叔叔在大红纸上写横幅标语,边写边晾。爱写字的小微漪便凑近去看,边看边念。叔叔听微漪一路念下来,“冶金”的“冶”字居然没有念成“治疗”的“治”,抬头看了一眼这个小学生,觉得有点意思。“你认识多少字?”他向旁边的卫生板报一努嘴,“那边的字认得全吗?”微漪点点头,照着念:“……居家可采用诱捕方式,杀灭蚊子、苍蝇、曱甴……”
“曱甴”二字是蟑螂的古称,很多人都不认识,叔叔顿时对这个小丫头另眼相看:“会写吗?”叔叔递了一张多余的大红纸给她,微漪拿起排刷就写起美术字来。
从那天起,小微漪就常常来这里写字打零工。那位叔叔是冶金厂的车间主任,因为书法漂亮,兼任厂里的宣传干事。他身兼二职忙得不可开交,正巴不得找个帮手。
微漪有一套特别心爱的十二色彩虹牌泡沫笔,那是用外婆给的零花钱买的。一想到如果自己能挣钱,就可以随心所欲买笔画画,还能好好孝敬一下外婆,那晚她兴奋得彻夜难眠。
在没有喷绘、没有打字快印店的年代,很多单位都苦于没有美术人才。每天上学,微漪都带着字典和美术本,随用随查。放学后,写一条标语二十元,出一回黑板报十元。后来有好几家机关单位看到这些板报、标语,也都乐于找这位小姑娘帮忙写写画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人的月工资也才一两百块,微漪的第一桶金相当可观。不光有了“小金库”,关键她还认识了更多的字,阅读水平突飞猛进。
挣的钱就存着留给爸妈,她从不乱花,但很舍得给外婆买吃的——香蕉、美美牌虾条、太阳牌锅巴。她爱吃巧克力豆,但一个月只买一包,一天一粒数着吃,相当节制。
一次班里出学习雷锋的板报,微漪信手拈来在黑板上画了幅雷锋像,美术老师眼睛都亮了,看了好一阵,回过身来问:“谁画的?”全班同学的脑袋都骄傲地扭向最后一排,老师冲微漪伸出了大拇指。从此,她就成了这位老师的爱徒。
美术老师其实是成都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姓周,因为喜欢画猴子,画界称他“周猴子”。可惜后来微漪从提督街小学转到顺城街小学后,跟这位很喜欢她的美术老师失联了。
微漪很喜欢当年的提督街小学,学校从前是张飞庙,主席台原是个琉璃瓦的戏台,戏台顶上满目绿色琉璃瓦,瓦上五脊六兽姿态各异地镇在那儿。
微漪还特别喜欢提督街小学的班主任,就是听她背《乌鸦喝水》的那位老师。老师姓那,是旗人后裔,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北京话。刚到成都时,微漪因为一口浓重的雅安口音总是被同学模仿取笑,但那老师很喜欢她,下课时经常把她叫到办公室和她聊几句,慢慢地她发音就标准了。
微漪喜欢那老师,因为那老师教她“腹有诗书气自华”。
那老师喜欢这个学生,因为她作文写得好,常常拿她的作文来做范文。
老师每个周末都会让学生写五百字的周记,微漪一听到命题作文,脑袋就疼了。她写上两行就啃着笔杆开始数字数。狡猾的姑娘为了凑字数形成了很多套路,例如不写“1991年”,而写成“20世纪九十年代之初期”,能多很多个字。好不容易凑够字数交差了,怎么看都不是自己想写的。
有一回周末独自在家,微漪想起从前和爸爸在一起背诗的日子,借着那天的细雨,写了一首表达对爸爸的想念的诗,寥寥数行却真情流露。可是字数不达标啊,全诗加上标题和标点符号也不到一百字。周一上学,微漪有些忐忑地交了作业,谁知老师看后大为感动,竟然在班上当范文念了,还夸了她一番。
第二周,全班每个同学都交来一首小诗,因为写诗字少好交差,都是打油诗或索性凑四行字,气得那老师大嚷:“不许偷懒取巧!”
还有一次,微漪在作文中用了“青翠欲滴”四个字,在那时小孩子们一篇篇平铺直叙的大白话中,这个带点文艺气息的词绝对算是独树一帜的“小清新”,那老师忍不住又表扬了她。
到周一交作文时,几乎全班同学都用了“青翠欲滴”——“爸爸端起了青翠欲滴的玉酒杯”,“她穿了一条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更有甚者写“我的鼻涕青翠欲滴”,那老师只好一脸苦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组合家具风靡全国,谁家要是有一套宝丽板的组合家具绝对能引领潮流。爸妈决定请木匠打一套。上门干活的木匠师徒忙着画标线、量尺寸、锯板子,微漪觉得那个年龄小一点的木匠看起来很稚嫩,便问他:“小哥哥,你为什么不去上学呢?”男孩讷讷地说:“家里穷,不上了。”微漪看着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小男生吃力地锯板子,可能他是刚入行,吭哧吭哧相当费劲,不一会儿就满脸是汗。
后来微漪把这一段感慨写进了作文,她写道:“锯末一点点跌落到地上,聚成了一行,仿佛人生的起跑线。但我们的方向已各自不同了!”
这一段太让那老师惊喜了,她把微漪叫到办公室,笑着说:“你这篇开始写得有思想了,可我不能再公开表扬你了!我怕下周全班的作文里都是起跑线。”
从此以后,那老师经常单独指点微漪,也再没限定她的作文字数和题目,她对写作的热情和自信正是那时点燃的。
在提督街小学上了两年学,微漪转到了顺城街小学。顺城街小学是射击特色校,年龄小但个子高的微漪天天扛着枪练打靶。站姿、跪姿、卧姿,一丝不苟苦练半年,终于发了子弹,“神枪手”们个个欢天喜地去实弹打靶。
那真是现在的孩子们想也不敢想的童话般的小学生活!
小时候为了看电视,微漪没少跟妈妈斗智。家里有一台索尼显像管电视机。孩子心里的小火苗始终忽闪着《米老鼠和唐老鸭》,而大人的要求是做完暑假功课才能看电视,可是《米老鼠和唐老鸭》每天晚上六点播出,那时候可没有重播回放。
微漪可爱地祈求:“美人妈妈,我可以看电视吗?”
妈妈温柔地回答:“可以,但是不能打开。”
装可爱不奏效,那就趁着爸妈没回家,一边看电视一边支棱起耳朵听爸妈下班的动静。
爸爸回家的标志是咳嗽一下,听到这一声,微漪像离弦的箭一样蹿起来关电视。妈妈回家肯定问她:“做功课了吗?”微漪答:“刚回来,正要做。”
妈妈一摸电视的温度,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说:“你起码回来半个小时了。”妈妈居然老练到可以通过电视的温度判断她到底看没看电视、看了多长时间,这太让人崩溃了!
智慧是在斗争中不断增长的,“聪明的小狐狸”一回家就把课本、作业在桌子上铺好,写上一排字,制造正在用功的现场。然后,拿一台电风扇对着电视做物理降温。但效果不显著,散不了多少热。再后来,微漪发现不光要有风,还要有水才成,但总不能往电视机上淋水吧。
主意有了。外婆爱喝冰咖啡,所以家里的冰箱中总冻着冰块,微漪就掏空她的小太阳书包,装上一包冰块,把冻书包放在电视后机箱上降温。这次妈妈回家一摸,电视不但不热还凉凉的。
转天,当微漪故技重演时,妈妈不上套了,她用手指在电视屏幕上轻轻一划,手指划过处噼啪作响,屏幕上出现了一条灰白色的电光。妈妈扭过身望着小丫头:“刚关了的电视,屏幕上会有静电。懂不?”
微漪傻眼了,老天干吗要给她一个懂物理的妈妈呀!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但总还可以争取宽大处理,她乖乖把屁股一撅,大喊:“妈妈,我爱你一辈子!”一声呼喊溢出满满的求生欲。她偷偷从胳膊缝里偷窥,“就义”前的话都喊出来了,看妈妈下不下得了手。妈妈咬住嘴唇,强忍着不让嘴角扬起来,还是打了一巴掌——与其说是打,不如说是拍灰。
“对付妈妈,攻心为上,”说到这里,微漪掩嘴偷笑,“看《米老鼠和唐老鸭》,是我儿时的夙愿。妈妈答应我,等我长大了就带我去迪士尼乐园。这句话让我至今坚信自己没有长大。”
微漪考进了西北中学,那是哥哥的母校。提起哥哥,微漪忍俊不禁。哥哥叫世敏,是个忠厚老实的孩子,年长微漪十岁。成长中,有手足相伴的感觉是幸福的。
她的名字是哥哥给起的,小时候的牛奶也是哥哥去给她拿的。虽然兄妹玩耍难免有争执,但大多数时候,哥哥都会让着这个倔强好胜的妹妹。
下象棋,兄妹俩争红黑方。妹妹想选红棋,因为她喜欢红色;哥哥也想执红棋,因为觉得“帅”很符合他的气质。结果还没开局,战事就陷入胶着状态。外婆很干脆地断了公道:“妹妹漂亮,所以‘帅’是给哥哥的;妹妹选‘将’,因为你就是‘犟’。”外婆貌似是在夸她呢!行,听外婆的。
棋盘上战火纷飞,下到尾声,哥哥终于忍不住抗议了:“不行不行,你这老将被吃掉了就不能再下了。”
微漪嘟着嘴,负隅顽抗:“怎么不行,外婆说过,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要血战到底!”
这话没毛病,听起来还挺励志。结果哥哥的“帅”被妹妹冲杀过去的“士”给干掉了。
哥哥想不通:“这也行?”
外婆呵呵一笑:“我一开始就跟你说了,她犟。”
到了学校她才见识到哥哥的魅力。原来哥哥曾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体育全才,各种比赛从没输过,拿奖牌拿到手软。学校的校园风貌宣传栏里有好多年一直贴着哥哥的照片哪!用高年级女生的话说,哥哥是个帅得招揍的男生。背越式跳高、排球扣杀、篮球灌篮,他哪一项都能引得女生们阵阵喝彩。尽管毕业好些年了,学校仍不乏哥哥的传说。
颜值和实力均“在线”的哥哥,在年幼的妹妹面前,却经常吃哑巴亏。
小学时回雅安过暑假,微漪喜欢一边吹着电风扇,一边和风扇说话唱歌,因为对着风扇说话,声音会滑稽地颤抖。微漪一边吃着花生和胡豆,一边把胡豆往扇叶上扔着玩。
小时候,哥哥常带微漪去动物园,告诉她北极熊白毛下的皮肤是黑色的
结果一颗胡豆打到扇叶上又被反弹回来,刚好弹射到微漪的脸上。被胡豆打疼的小姑娘顿时火冒三丈,一剪子就把电源线剪了。解气后,她蹦蹦跳跳出门玩了。
她前脚刚走,哥哥就放学进来。一身汗的小伙子按了几次开关但风扇都不转,低头一看,满脸疑惑。他正拿着断线和剪刀发愣,爸妈进门正好看见,他有理说不清。
哥哥是妹妹的“背锅侠”。
但是,凡事都有个反转,按微漪的话说,是“老实人作起妖来更可恨”。
一次微漪写作业时,边做边玩铅笔,把橡皮头铅笔插到鼻子里晃悠。结果铅笔的橡皮头松脱,吸进鼻孔里出不来了。
爸妈不在家,身边只有哥哥,他正有点幸灾乐祸地盯着她。先说点好话吧!
哥哥拉着妹妹来到学校的医务室,卫生员是个年轻的实习生,长得挺帅。哥哥跟他耳语了几句,卫生员坐下对微漪说:“小朋友,你这个鼻子堵住了,得割掉才行,不然喘不上气,会死翘翘的。”妹妹听罢大哭:“我不要割鼻子。哥哥救我!”
哥哥略一沉吟,说:“你保证以后听哥哥的话,哥哥就救你,你写个保证书。”
微漪拉起哥哥飞奔回家,找出纸笔,唰唰唰一气呵成。
拿到保证书的哥哥转身找了个鸡毛掸子,拔下一根鸡毛,扫了扫妹妹的鼻子,妹妹一个喷嚏,橡皮头被喷出来了。
微漪接过鸡毛发呆,任由哥哥拿走了那张墨渍未干的“保证书”。
轻敌了!小微漪很为这次的“上当”恼火了一阵子,爸爸老说哥哥憨厚,原来老实人作起妖来更可恨!
还有更过分的一次,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微漪具备A型血的一切特征,其中一条就是爱攒钱。她的零花钱,都攒在存钱罐里。哥哥逗微漪:“妹妹,给哥哥花吧!”微漪不干。哥哥进一步诱导:“你不是喜欢大海吗?哥哥给你买小贝壳回来。”
这句话确实有吸引力,自从外婆给微漪讲过《小美人鱼》的故事以后,微漪就一直神往大海,却从来没见过跟海沾边的东西。
哥哥果然守信用,没过几天,就拿回一包外黄内绿的小贝壳,神秘地塞在她怀里:“藏起来玩,别给外人看见。”微漪如获至宝,私藏起来,每次玩都极具仪式感。
直到很久以后,微漪看到了一种叫作“开心果”的零食。
玩了两年的果壳,她哭了:“哥哥是个大骗子!”
他笑了:“妹妹是我的开心果。”
哥哥考上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后,父母把更多精力放在闺女身上了。微漪上中学时,爸妈已双双从名山调回成都。
西北中学是个回民学校,微漪的同班同学很多是回民小学校友或者是发小儿,自成一个朋友圈。她是外来的选校生,所以她一进校门就有一种生疏感,性子刚、自尊心强,能交到的朋友自然不多。
上学月余,微漪只和同桌的男生略熟了些,因为他俩都是排球队的。男孩姓马,人称“小马哥”,是男排队长。微漪是女排队长。他俩都是大高个儿,自然都被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成了同桌。小马哥的文具书本经常占了大半张桌子。微漪就画了条“三八线”,声明:“凡是过线的都是我的!”小马哥就厚着脸皮坐到了她的桌子上。
体育老师听说微漪是体育健将世敏的妹妹,对她多有关照。田径也是她的强项,每次比赛老师都挑中她,跑跳投、打排球、踢高毽她样样精通。和哥哥一样,她一次次捧奖凯旋。
运动耗费了她大量体力,上课时她难免成为“特困生”。不过她很少因为上课睡觉而被老师点名批评,因为有小马哥垫底,他是“觉皇”,还打呼噜。微漪睡觉至少是“无公害”的。到了初二,微漪的学习成绩漂到中游了,她喜欢上语文课,尤其是古文,还喜欢物理和生物。分数嘛,有点像过山车,让爸妈时不时大喜或大悲一下。
到考试的时候,微漪就拿胳膊肘碰小马哥,指着题目悄声问:“那节课你听了没?丁玲的代表作是什么?”
“好像是《太阳照着三个和尚》(《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于是微漪照写了。后来,他俩站在办公室听老师训话,全办公室的老师都在笑:“你还听他的,他都在梦游呢!”
正好进入青春期,十二岁的微漪还添了一项新爱好——跳舞,她的画艺也在不断进步。
当时学校有早晚自习,每天晚上八点多放学,因为遭遇过一次偷车贼,微漪把车棚里有黑影的事告诉了小马哥,仗义的小马哥就天天下晚自习后骑车绕道把微漪送回家。这下可拉响了妈妈脑袋里那早恋的“警报”。
一百个不放心的妈妈热血上头,偷看了闺女的日记。日记里面不光有金庸、古龙、琼瑶、三毛,这娃还自己试着写。得,这下铁定早恋了!
被再三追问的少女突然叛逆起来:“我有了委屈,是同学在保护我,你们不关心我的安全还瞎猜?你和爸爸青梅竹马,外婆说你们早恋了吗?你们又好好学习了吗?”
强势将军!妈妈语塞,陷入沉思中。
爸爸干咳一声帮妈妈解围:“你妈妈是班长,学习一点没耽误;你爸是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是老师让我们加强沟通共同进步的。更何况,我也没写出过‘三个和尚’之类的答案啊!”
居然被反将成功,爸爸怎么就不懂得“观棋不语”的道理呢?两个“女人”都心情复杂地瞪了他一眼,草草收兵。
一根筋的微漪贴着“王八不吃秤砣,智者不入爱河”的座右铭,心无旁骛地完成了学业。不过呢,二十多年后残酷的现实再一次证明,但凡读书时候为孩子早恋而烦恼的家长,待孩子成年后,大多都为孩子不找对象而苦恼。
好好学习就好好学习,考个满分给爹妈看。但是,有没有捷径呢?
贼精的小妮子发现了英语老师的一个秘密——英语试卷都是选择题,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下方的圆圈涂黑就行。英语老师拿一张干净试卷,用烟头把正确选项逐个烫出洞,然后把标准答卷罩在学生交上来的答卷上,数数多少个“漏洞”,就开始打分。
窥见这个秘密的微漪把自己答卷上的每个答案选项都涂黑,得了满分!
如此“作案”几次,居然没被发现,而且因为“进步神速”,英语老师当众表扬她,让她做英语课代表,还让她每天领早读。早读就不好作假了,她只好认真练习朗读,以免上台露怯。成绩倒是真的越来越好了。
到快毕业时,老师们的题海战术来了。代数公式、化学元素周期表、几何三角快把学生逼疯了。有时候熬到夜里十二点,人困得不行,作业还完不成,妈妈担心孩子的身体就催促她去睡觉。
有一晚,微漪半夜醒了,发现忙了一天的妈妈把台灯压得很低很低,她怕光太亮影响丈夫和女儿休息。妈妈端坐于微光下,在草稿纸上替女儿解题。悄悄看了妈妈一会儿,微漪又朦朦胧胧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她醒得特别早,把妈妈写出的答案誊抄在作业本上。一大滴眼泪摔在作业题上,洇开了一小块字迹。
到今天,微漪依然记得那盏橘色小灯下母亲单薄的背影,那背影美得让人心疼。一代代母亲都有那样的背影。
微漪说,从那天起,自己和妈妈就算有了过命的交情,她总忘不了当她在知识的海洋里溺水的时候,是老妈把她顶上岸的。不过二十年前的题海轰炸让她至今心有余悸,每每说起依然愤愤不平,觉得教材脱离生活实际,自己被灌输了不少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
“比如一边排水一边注水,问多久能把水池灌满的问题,难道生活中会有这种傻子吗?”
“不要轻易去否定,类似的傻子还是有的。”老妈拍拍她的肩说,“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问你几时能充满?”姜还是老的辣。
爸爸的风格不一样。
有一次又是功课没写完,作业多到连妈妈帮忙都做不完了。微漪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一通猛批。微漪瞄着离高考天数倒计时的标语一声不吭,老师认为她消极对待,越说越来气,最后直接一句:“请家长,让你爸爸来一趟。”
微漪觉得天简直要塌下来了,心一慌眼泪啪嗒啪嗒掉,脑中临时闪现出一个理由:“老师,我病了,所以没完成。”老师扫了她一眼:“你壮得跟牛犊似的,还能病?”还是坚持请家长。
偌大的教研室,老师们一个个揉着黑眼圈,一脸倦容,手头唰唰唰批改着作业,谁也没注意这个面颊绯红、惊慌失措的少女。
爸爸进来后,看了闺女一眼,然后回身跟老师客气地解释:“女儿这几天确实不太舒服,是我们让她早点休息的。都不容易,老师也辛苦了。”
老师叹了口气,和爸爸握握手,又谈了一会儿,放学铃响起。
微漪和爸爸一起往校外走,爸爸推着自行车,微漪低着头在后面跟着,喉咙里像堵着什么。
“抬头挺胸!”爸爸拍了拍后座,“上!”
微漪坐上后座,用胳膊环住爸爸的腰。路上,一阵风吹过,孩子脸上的泪落下来,她把脸贴在爸爸的背上,哽咽着说出一句:“爸,谢谢你……”
爸爸左手扶着车把,腾出右手,反手拍了下女儿的背,嘿嘿笑着:“想不想坐前杠?”
破涕为笑的女孩嘴角扬了起来:“爸,我已经长大了,坐不下了。”
“是呀,长大了。”
“爸,如果我怎么努力也考不上好学校怎么办?”
“只要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好……”
成长路上,爸爸载着她前行。
从那以后,微漪人生中的每一件事,她都会告诉爸爸,哪怕是不太好的事。爸爸呢,也从不否定她,他会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么处理。选那一条路,你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容易,但如果你非要坚持,也不妨一试,爸妈永远支持你。”
从一开始,爸爸就知道,如果以画画为生,微漪就是在爬一座金字塔,只有万里挑一的人才有机会站到塔顶。但既然女儿执意于此,他们就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比做热爱的事情更有心甘情愿的动力。
微漪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外语专业。
数月后,班级拍毕业照时,英语老师正好坐在微漪前面,老师的头发散发出淡淡的烟味。微漪注意到他袖口上被烟头烫出的一个小洞,突然想跟他说一个埋在她心里两年的秘密。
微漪悄悄附在他耳边:“老师,我想向你坦白一件事……”
“嘘,我知道。”他诡谲一笑,“我就想看你好不好意思。”
微漪笑了,她遇到了好老师。
这就是李微漪古灵精怪、幺蛾子不断的成长过程,这是有外婆、爸妈、哥哥、老师们一路呵护和纠偏的过程,是不断试错但始终得到理解和尊重的过程。他们的教育中西合璧,他们循循善诱、仁爱宽容,接受她的不完美,引导但不主宰她的命运,允许她自主选择,但也以切身的经验给予建议。
她的父母可以接受她人生的跌宕起伏,可以接受学英语专业的女儿在大学毕业后到小学、少年宫、老年大学当美术老师,允许她以爱好为职业,允许她广散钱财对动物施救,允许她放飞内心,暂停工作去充电。
当生活困顿或心情灰暗时,家人就是她的阳光、氧气和港湾。获得过这样的家庭教育,发生在李微漪身上的一切奇迹,就都可以找到解释。她小时候就会去验证乌鸦到底能不能喝到瓶子里的水,爸爸对她后来在狼山为了验证“狼烟”攒狼粪烧狼烟,一点也不感到吃惊。她就是一个对世界很好奇、浑身是胆的特殊果子,从小就淘出天际。
下一章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登录
批注
保存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
掌阅AI阅读助手
掌阅AI阅读助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量优质出版物融合,构建出卓越的语义理解、内容总结和信息抽取能力,意在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
知道了
翻页方式
行间距
字体选择
细字体
系统默认
细字体
加粗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