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存诚一
要旨
本课使学生知存诚之学,首宜戒除妄语,以端其诚实之始基。
本文
司马光幼时偶弄青胡桃,女兄
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以汤脱之。女兄复来,问脱胡桃者。光曰:“自脱也。”其父适见之,呵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刘安世见司马光,问尽心行己之要,可以终身行之者。光曰:“其诚乎?”问行之何先?曰:“自不妄语始。”
教授要义
(一)人当幼时,最喜炫己之长。因炫己之长,遂不免掠美焉,作伪焉。习之既久,诚意灭矣。然掠美也,作伪也,必自谩语始。故司马光之父,禁光之不得谩语也。
(二)谩语之病,幼年人最易犯之。乃司马光一闻其父之训,立即悛
改,终身不敢再犯,可谓能恪遵庭训
,勇于改过者矣。诸生当师司马光之勿谩语,尤当师其恪遵庭训,勇于改过也。
(三)正心必先诚意,故尽心之要在存诚;行道贵乎务实,故行己之要在存诚。终身行之,自收进德修业之效矣。
(四)妄言为诈伪之基,然犯之甚易。或出于无心,或借以应变。而不肖者且借言语为遂非文过
之具,败德孰甚焉?故司马光以不妄语为力行之先也。
备考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为宋朝名相,又为名儒。尝曰:“吾无过人处,但生平所为,未尝不可告人耳。”卒封温国公,谥文正。 〔胡桃〕又名核桃,其实青色,中包坚核,核中有仁,可以为食品。 〔呵〕斥也。 〔谩语〕诳言也。 〔刘安世〕字器之,宋元城人。历官台谏,论事刚直。卒谥忠定,号元城先生。 〔妄语〕欺妄之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