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克己
要旨
本课言克己之道,使学生知反身自治,并锻炼其涵养之功。
本文
王述少时性急。尝食鸡卵,以箸刺之不得,大怒,掷卵于地,卵旋转不止,以足踏之又不得,忿甚,拾而纳诸口中,啮破吐之。及跻高位,每以柔自克。有谢奕者,性粗暴,偶忿述,当众痛詈之,述无所应,面壁而已。奕去,始复坐,人皆以为难。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世之赋性褊急者,岂三复斯言。
教授要义
(一)性急之人,最易迁怒。以箸刺鸡卵而不得,即掷之于地,是迁怒也。踏之不得,拾而纳之口中,可以止矣,乃复啮破吐之,其躁率之性,忿激之概,一何烈也。虽然,世人之类是举动者,实繁有徒
。盖当忿激之时,血气用事,举措遂不知不觉而失常度。惟能克己者,始不为血气所用耳。
(二)凡居高位者,易以意气凌人,而犯众招尤,未始不因是而贻后患。王述既跻高位,能以柔自克,非特可以风世,亦远祸之道也。
(三)遇粗暴之人詈己于稠人广众之间,强者必愤然与争,懦者亦必勃然变色矣。乃王述之对待谢奕,竟听其当众痛詈,面壁不应。直至奕詈毕而去,始复其坐。其涵养之深,克己之功,诚有过人者矣。宜乎人皆以为难也。
(四)昔以性急而迁怒于物,今遇横逆而反求诸身。一人之所为,前后何若两人焉?即任性与克己之别耳。而由前之道行之,足以败德,足以丧身。由后之道行之,足以道德,足以免祸。一转移间,祸福随之。人顾可不自省哉!
(五)厚于责己,则身益修。薄于责人,则人易为善。人与己均入于善,则怨无自而生矣。
(六)横逆之来,必有其因。若无端而加我以横逆,我但问心无愧,即不足与之较矣。事事如此,斯成克己之功。
备考
〔王述〕字怀祖,晋阳
人。晋哀帝时为尚书令。 〔掷〕抛弃也。 〔跻〕登也。 〔柔〕迁顺也。 〔詈〕骂也。 〔褊急〕量小而性急也。 〔岂〕何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