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勤学
要旨
本课言古人为学之刻苦,使学生知努力向学。
本文
胡铨见杨时,时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有进。”张九成谪横浦,寓
城西宝界寺。寝室有短窗,每日黎明,辄抱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及北归,窗下石上足迹隐然。古人为学勤勉专一若此,凡我青年可以鉴矣。
教授要义
(一)学业之精不精,视修业之勤惰以为断,而智愚不与存焉。
(二)杨时为宋朝大儒,求学之士,往往不远数千里从之。而其所以能负此盛名具此学识者,不外乎勤勉专一而已。伏案三十年始进于道之言,系以己之经验告胡铨,使铨有所效法也。
(三)勤学之人,不论境遇之拂逆,居处之卑陋,但知致力于学而已。故张九成虽被远谪,力学如故。
(四)方今学校规则,上课休息,皆有定时。而七日一休沐,尤为古时之所无。盖恐儿童用心过度,于身体之发育有碍也。然若贪于逸乐,则于身体之发育亦有关碍。且所受之学业,不时加温习,必不能有进步。若杨时之肘,三十年不离案。张九成之抱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十四年如一日。如此刻苦,诸生必觉其难,然诸生苟能将每日所受之业,勤加温习,勿贪游戏,则虽不能及此二人,而学业之进步,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备考
〔胡铨〕字邦衡,庐陵
人。宋高宗朝曾上书劾秦桧。晚号澹庵老人。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
人。程颢、程颐之弟子,亦宋时之大儒也。学者称为龟山先生。 〔肘〕手腕动脉处也。 〔案〕书桌也。 〔张九成〕字子韶,少曾从学于杨时,亦为当时名儒。时宋方受侮于金,彼此构兵,奸臣秦桧主和议,九成反对之。桧进谗于高宗,遂被谪。 〔横浦〕地名,在今江西大庾县南。 〔黎明〕天微明之时也。 〔鉴〕取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