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立志
要旨
本课使学生知立志之必要,以坚其向学之心。
本文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来圣贤豪杰,所以能成伟业建殊勋者,揆
厥所由,皆在立志而已。志乎,圣贤则为圣贤;志乎,豪杰则为豪杰。立志既坚,事未有不成者。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其立志之谓乎!
教授要义
(一)人能立志,则智识日增,学业日进;可以图事,可以自立,可以广声誉,可以弘道德。
(二)孔子,至圣也,万世之师也。而孔子之所以为至圣,垂文教于后世者,不外乎立志。学为圣人,不厌不倦而已。
(三)古者年十五而入太学。孔子既入太学,即立志向学,始终不肯少懈,故能集群圣之大成。课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之言,乃孔子暮年追叙之辞。
(四)帅,三军之长也,智勇兼全者为之。然军士之中,苟有智勇胜于其帅者,即足以夺其位而代之。喻高位之不足恃也。匹夫,无位之人,即今所谓平民也。平民而能抱坚忍之志,则不为势劫
,不为利诱,故曰匹夫不可夺志。
(五)世之所称为圣贤豪杰,其功业赫然昭人耳目者,无不由立志而来。
(六)圣贤豪杰,既皆从立志而来,则我欲为圣贤豪杰,亦在立志而已。虽然,立志不难,立志而能始终坚忍则难。世之自命为有志之士者多矣,或则专尚空言,不能实践;或则作事因循,半途而废;或则始勤终怠,功亏一篑。若此者皆立志不坚之过也。苟能立志,复济之以坚忍,则事未有不成者。
(七)尧舜人也,我亦人也。尧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苟能立志,为圣贤,为豪杰,安知不能如尧舜之为法于后世乎?故颜子曰:“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备考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人,邹邑大夫叔梁纥之子也。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
。道德学问,为生民所未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
者七十二士。尝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作《孝经》。集群圣之大成,为万世之师表。历代咸尊崇之,至今称为至圣。通称之曰孔子。 〔三军〕古之兵制,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大国则有三军。 〔圣贤〕于事无不通之谓圣,多才而有善行之谓贤。 〔豪杰〕才德出众之称。 〔尧〕陶唐氏,姬姓,高辛氏次子。年十六,诸侯尊为天子。 〔舜〕姚姓,名重华。父顽
母嚣
,弟象傲,舜以至孝感之。后继唐尧为天子,是为有虞氏。 〔颜渊〕鲁人,孔子弟子。姓颜,名回,字子渊。 〔孟子〕邹人,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之大贤也。崇王道,述仁义,著有《孟子》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