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
(1989年10月26日,会见泰国总理差猜时的谈话)

1989年10月26日,邓小平会见了时任泰国总理的差猜,并与差猜进行了“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的谈话。谈话中,邓小平面对东欧、苏联的变化,表达了对中国未来前景的坚定信心。
1989年6月4日,波兰团结工会上台,苏东社会主义垮台出现第一道突破口。成立于1980年8月31日的波兰团结工会由莱赫·瓦文萨所领导,也是华沙条约签约国中第一个非共产党控制的工会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它将波兰国内的天主教徒及反共左翼人士组织结合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反共主义社会运动。团结工会的出现及持续的存在,不只是在长期由波兰统一工人党一党专政的波兰前所未见的,也是那些在实际上由苏联统治的东欧共产主义国家前所未见的。团结工会发起了广泛的反共非暴力社会运动,巅峰时联合了约一千万名成员。1981年9月全国大会前,团结工会总人数达到950万,达到波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1981年,波兰的共产党政府曾实施戒严,而后进行了为期数年的政治打压,试图摧毁团结工会,但未能如愿。最终,由团结工会领导的反对派,与政府进行圆桌会议谈判,最后协议于1989年举行半自由选举,成功促使波兰共产党垮台。
在这次事件中,邓小平面对国内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提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他在会见差猜时指出,中国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同样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
东欧局势的变化,邓小平一直是以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着。在波兰事件发生10多天后,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在同江泽民等中央同志谈话时说:“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邓小平做出的判断,揭露了西方世界的狼子野心。他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要“顶住逆流”、要“旗帜鲜明”,要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他说:“要顶住这股逆流,旗帜要鲜明。因为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没有前途。”
邓小平对局势的变化以深思熟虑著称,在与差猜的谈话中可见一斑。中国和泰国本就是近邻,有着近两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新中国成立后,1975年中泰建交,也是由于当时周恩来总理的外交破冰之旅。邓小平在谈话中说:“我们两国的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典范。最近一个时期,我多次向国际上的朋友们说,应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解决南北问题,还应该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使它同国际经济新秩序相适应。我特别推荐50年代由我们亚洲人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今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准则。我们两国自70年代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可以说真正遵循了这个原则。”
和平共处,是邓小平在外交上坚持的基本准则。在他与差猜会见的一个月前,9月3日,邓小平在与身边人员谈国际问题时就指出:“切不要打旗,不要去干涉别国的事情。关键是自己要搞好,自己搞好了,本身就是对国际共运的贡献,是对马列主义的贡献。”这也是邓小平首次提出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不要打旗”的忠告。他认为,苏东剧变不能就简单归结为西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而应该寻找深层原因,特别应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下功夫。邓小平指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人心就容易安定,一般来讲是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的;反之,经济如果发生停滞,人心开始骚乱,稍有风吹草动都可能发生问题。早在1984年10月22日在中顾委三次会议讲话中邓小平就指出:“据说苏联是百分之二十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国防,为什么它翻不起身来,就是负担太沉重。”
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再次谈到国际形势时,对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国际局势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动乱。东欧、苏联乱,我看也不可避免,还要很冷静地观察。在这些国家动乱的时候,中国要真正按计划实现第二个翻番,这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成功。现在的问题不是苏联的旗帜倒不倒,苏联肯定要乱,而是中国的旗帜倒不倒。因此,首先中国自己不要乱,认真地真正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中国只要这样搞下去,旗帜不倒,就会有很大影响。我们的基础好,是几十年打出来的,这个威势一直要传到后代,保持下去,这是本钱。”邓小平强调:“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东欧剧变后,邓小平的认识是,过去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现在情况变了。邓小平对差猜说:“强权政治在升级,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想垄断世界,这点我们看得很清楚。巴黎七国首脑会议就体现出来了,就是在这个会上决定制裁中国,他们使用经济手段,也使用政治手段,如高级官员不接触。这个东西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美国也好,法国也好,他们的决策人至少有两点对中国认识不清。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打了二十二年仗建立起来的,建国后又进行了三年抗美援朝战争。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可能取得胜利。这样一个国家随便就能打倒了?不可能。不但国内没有人有这个本领,国际上也没有人有这个本领,超级大国、富国都没有这个本领。第二,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
当时美国正以“人权问题”对中国进行攻击。不过,美国总统老布什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正在等待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发出能导致两国关系改善的“适当信号”。邓小平敏锐地察觉到了白宫发出的缓和信号,他在会见差猜时指出:“事实表明,那些要制裁我们的人也开始在总结经验了。总之,中国人民不怕孤立,不信邪。不管国际风云怎么变幻,中国都是站得住的。这是我讲的怎样认识中国的话。”
邓小平说:“建国以后,我们处于被孤立、被封锁、被制裁的地位有几十年之久。但归根结底,没有损害我们多少。为什么?”邓小平指出,“因为中国块头这么大 ,人口这么多,中国共产党有志气,中国人民有志气。还可以加上一点,外国的侵略、威胁,会激发起中国人民团结、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共产党的热情,同时也使我们更清醒。所以,外国的侵略、威胁这一套,在我们看来并不高明,而且使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益处。”
中国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在波兰事件发生后,邓小平反复重申这样一个话题。他在1989年9月16日会见美籍华人李政道教授时也指出:“别国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中国的事情我们就得管。中国不搞社会主义不行,不坚持社会主义不行。”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思考,以及“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的观点,帮助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了信心,为继续深入地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创造了条件。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体制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中国不坚持社会主义不行,不坚持改革开放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