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 两 [1] 御 [2] 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 [3] 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注释
[1]两:“辆”的通假字。[2]御:通“迓”,迎接。[3]方:并,比,此处指占据。
译诗
喜鹊在树上造新巢,
布谷鸟儿抢着要。
贤惠的少女要出聘,
接亲的婚车有一百套。
喜鹊在树上建新家,
布谷鸟儿来住下。
贤淑的女子要出嫁,
护卫的队伍有百乘马。
喜鹊在树上垒新窝,
布谷鸟儿来拆伙。
美丽的姑娘要出阁,
迎亲的队伍有百辆车。
延伸
这是一首写婚姻的诗,以“鹊巢”来比喻青年男女组建新家,不能说不贴切,后世“爱巢”一词,恐也与此有关。古来对此诗争议比较大,主要在“鹊”与“鸠”是两类鸟儿,如何能够共居一巢?一种说法是此诗系弃妇所写,男子抛弃了旧人而迎娶新人,则新人为“鸠占鹊巢”。迎娶新人,车队里的豪车多达一百多辆,不可谓不盛大,有一种“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的意味。若“鸠占鹊巢”之说成立,则此诗当为最早的“弃妇诗”之一,《诗经》中有多篇以“弃妇”为主题的诗篇,恰如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所言“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后世曹植《弃妇诗》显然受此影响很大,其中有句云:“有鸟飞来集,拊翼以悲鸣”,也是以鸟儿为喻。到了唐代,“弃妇诗”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类型诗歌,诗人李白、王昌龄、鱼玄机都写过这个主题,其中以鱼玄机《赠邻女》最有肝肠寸断的力量,其诗云:“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清·蒋廷锡《花卉虫草册》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