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风

邶,古地名,大致在今河南省淇县、汤阴一带,与鄘、卫两国一起建立在殷商故地。周武王灭商后,将商王之土一分为三,朝歌之北建立邶国,朝歌之东建立鄘国,朝歌之南建立卫国。殷纣王之子武庚被分封于邶,周成王时武庚发动叛乱,诸侯地位被取消,邶、鄘二地都合并入卫国。傅斯年认为,西周王权的影响力是逐步性确立的,周文王时期影响力仅在于调节虞、芮两个小国间的纠纷,周武王时期东出,所谓灭商大计,也仅限于诛除纣王,为了服众,仍然封纣王之子武庚统治商地。直到周成王时期,周公诛灭武庚,并在此建立由姬姓子弟为王的卫国,周族的影响力才真正得以确立。《邶风》并不是古邶国的民歌,而是卫国的歌谣。同样性质的还有后面的《鄘风》,都是古人在辑诗时沿用“邶”“鄘”之旧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