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
燕燕于飞, 差 池 [1] 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 颉 [2] 之 颃 [3] 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 君 之 思 , 以 勖 [4] 寡 人 。
注释
[1]差池:参差不齐,此处指燕子舒展羽翼。[2]颉:朝上飞。[3]颃:朝下飞。[4]勖:勉励。
译诗
燕子在天际飞,舒展羽翼。
妹子回娘家,一直送到旷野里。
渐行渐远不可见,泪水沾满衣襟。
燕子在天际飞,上下盘旋。
妹子回娘家,送了一程又一程。
渐行渐远不可望,停下脚步泪落如雨。
燕子在天际飞,鸣叫相和。
妹子回娘家,送她到南边的大路上。
渐行渐远不可见,牵念令我心憔悴。
二妹诚实可信,胸襟开阔包容。
性情温厚和顺,谨慎善于修身。
顾念先君恩义,嘱我赤诚不忘。
延伸
这是一首送别诗,多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庄姜所作。庄姜,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名字,只是一个代称。她是齐国公主,嫁于卫庄公。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如齐国的世子得臣,只能称“吕得臣”,称“姜得臣”则不妥。不过古人的著述在提及先秦人名时本身也很混乱,如齐国的开国之君“太公望”,有时候称为“姜尚”,有时又称为“吕尚”,属于姓氏并用。齐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不但与周天子家族通婚,还与鲁国、卫国、晋国等诸侯国通婚,以宗室女子美丽多才而著称。史籍在记录这些女性的时候,往往以姓加谥号(或夫君的谥号)的方式冠名,如“庄姜”“宣姜”“文姜”“哀姜”“少姜”等等。庄姜,是姜姓宗女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诗经名篇《硕人》描述了她的容貌和奢华婚礼,我们在后面还会谈到。
庄姜虽才貌俱佳,嫁给卫庄公后却得不到恩宠,原因在于无子。为了绵延子嗣,卫庄公又娶了陈国的公主“厉姒”(《左传》中称“厉妫”),可能陈国还同时陪嫁了一位宗室女子“戴妫”为媵妾。卫庄公性情暴躁,宠爱来自陈国宗室的两姐妹,而冷落乃至嫌弃庄姜。后来,厉姒生了一个儿子,不久夭折了。戴妫也生了一个儿子,但她难产而死。无子的庄姜就把这个孩子带到自己宫里抚养,他就是公子完。卫庄公的另一个小妾也生了个儿子,名州吁。州吁为人狡诈、好斗,庄姜很不喜欢他,但卫庄公却让他担任将军。卫庄公死后,公子完即位,是为卫桓公。州吁一直窥伺国君的位置,在卫桓公即位十六年后,袭杀了桓公,自立为国君。庄姜和厉姒这一对苦命姐妹失去了依靠,《燕燕》一诗,很可能就是此时庄姜送厉姒回陈国时所作。
厉姒回归母国陈国,是否身负政治使命已不得而知。不过,后来卫国大臣石碏联合陈国国君陈恒公除掉了州吁,立卫国的另一位公子晋为新君。此后,史籍中就再也未曾出现过庄姜的影子了。
庄姜是一位贤惠、善良的女性,她与来自陈国宫廷的两姐妹虽然共同侍奉一位国君,但并没有上演宫斗戏,不但抚养了情敌的儿子,还与另一个情敌成了朋友。《燕燕》将送友人去国的场景描写得非常感伤,诗人送了一程又一程,伤心不能自已,涕零如雨。

明·周臣《春泉小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