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什的音乐会
5月19日,星期天,烈日当空,灼热难耐,以致不管什么音乐,似乎都不想听。尼基什
先生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在这天举行首场演出。希望上帝饶恕我违背了自己的决定去听演出,也希望其他比我幸福的人不要辜负了上帝赐给他们的进行野餐和谈情说爱的草地。
巴黎所有专心致志的名耳朵都到了场,特别是那些怪模怪样的可爱的太太!对善于利用她们来捧场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听众”,因为只要有一种文雅的态度和一绺浪漫地甩来甩去的头发,就差不多足以保证听众的热情了。
阿瑟·尼基什先生,既有文雅的态度,又有这绺摆动的头发。除此之外,他还有比较认真的优点。加之他的乐队训练有素,令人钦佩。观众感到,乐队队员们都一心一意、严肃认真地进行演奏,态度庄重、质朴,好像原始壁画上的人物……这真是少有的动人。
尼基什先生是个无与伦比的天才音乐家。他的音乐天才甚至使他忘记了怎样做才不失风雅!我举《汤豪塞》序曲的演奏做例子。他让长号从一个音滑到另一个音,难听得至多只配给苏雷纳赌场里的那位胖胖的、多愁善感的女歌手伴奏;他让法国号在一些丝毫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冒出来。这就是十分莫名其妙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出现在其他方面都很有素养的音乐家阿瑟·尼基什先生的指挥棒下,颇使听众感到意外。在这首曲子之前,他指挥理查·施特劳斯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交响诗《调皮捣蛋的蒂尔》,表现出了罕见的才能。这首曲子好像是“一小时的疯人新音乐”。其中,单簧管描绘着疯狂的抛物线;小号总是捂着号口;法国号预料小号又要打闷喷嚏了,连忙说了句客气话:“长命百岁!”大鼓敲得“嘣嘣”响,似乎是在为马戏团小丑的舞点伴奏。
人们真想放声大笑,或者拼命大叫,但却惊讶地发现,一切东西仍在原地未动。因为,假如低音提琴手吹他们的弓,长号手用臆想的弓拉他们的号管,尼基什先生坐在剧场引座小姐的膝头上,那也许丝毫不足为奇。
尽管如此,这首曲子的某些地方仍然是非常出色的:首先是乐队惊人地从容不迫,其次是乐曲自始至终紧紧抓住我们,并迫使我们感受乐曲主人翁所有恶作剧的疯狂行为。尼基什先生以令人惊奇的冷静态度指挥这首曲子乱哄哄的层次。听众向他和乐队喝彩致敬,真是再正确不过的了。
人们不知道还会想出什么名堂来曲解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这首交响曲的某些被人遗忘的精彩片段,被尼基什先生恢复了。在演奏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时,一群麻雀飞来,扑在马戏团剧场玻璃窗上吱吱直叫,倒也不无乐趣。尼基什先生颇有雅兴,不叫人家把这些不逊的音乐爱好者赶走。这群麻雀大概被蓝天弄糊涂了,也许,对这首结束永远不能由己的交响曲,这只是个无伤大雅的批评罢了……
* * *
季节来临,在枝头颤动的一首首军乐,
飘散开去,好似香炉中飞出来的青烟。
但愿波德莱尔饶恕我……总之,为什么公园和散步场所总是只用军乐来点缀呢?我喜欢设想一些比较新颖独到的、跟自然环境更加融合一致的节日气氛。军乐不是可以使人忘却长途跋涉之劳,并成为街道上的欢乐吗?军乐集中体现了每个人心中悸动着的祖国之爱,沟通了糕点铺送糕点的小孩和心中想着阿尔萨斯—洛林、嘴上从不提起的老人的心!我丝毫没有否认军乐的这些宝贵作用,但是再说一遍,万木丛中传出的军乐,就像早期生产的留声机发出的噪声!
在树木葱茏的地方,需要一支人数众多的乐队和人声的鼎力相助(不要男声合唱团!谢谢你们!)。这样就可能出现一种专门为“室外”写的音乐。这种音乐,音域宽广,声乐和器乐的运用都很大胆,可在露天演奏,并欢乐地飘荡在葱郁的树梢间。这样的和声连接,在气氛陈腐的音乐厅里会显得不正常,但在露天广场肯定会显出真正的价值来。这样做,也许人们还会找到办法,来摆脱那些由于形式和调性过于准确而使作品变得臃肿不堪的怪癖。音乐也可能得以更新,并跟郁郁葱葱的林木好好学一堂自由课。这样,音乐有可能会失去精致的妩媚,但可以赢回磅礴的大气。应当懂得,问题不是在“庞大”上下功夫,而是在“伟大”上下功夫。问题也不是麻烦回声来重复尖厉的号角声,而是利用回声来延续人们心中音乐的幻想。清风的起落,树叶的颤动,花儿的芳香,跟音乐神秘地合作着。音乐把所有这些因素汇聚起来,彼此融洽和谐,十分自然,好像每个因素都是音乐的一部分……然后,人们有可能终于证实,音乐和诗歌是唯一可以在室外演出的两种艺术……我的认识可能有错,但我觉得,这个想法包含着对未来年轻一代的期望。对我们这些可怜的同时代人来说,恐怕音乐会继续发出点霉味儿。
* * *
我要对那些不可能听到所有演出的人说,我非常高兴地得知,我最近谈到过的保尔·杜卡
先生的奏鸣曲,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这虽然并不能提高杜卡先生的身价,但这可以改善人们通常对“听众”的看法。
玛丽·奥列丽娜太太举办了一场穆索尔斯基歌曲独唱音乐会。这是让我们更加喜爱这位可怜的作曲大家的极好机会,也是让我向玛丽·奥列丽娜太太表示无限感激的极好机会。她为独唱音乐会慷慨地献出了她的音乐才华。比她更忠实的合作者,确实再也找不到了。音乐会上的所有歌曲都唱得恰到好处,令人惊叹不已。(听众的表现也“很好”。)
5月22日,为纪念理查德·瓦格纳诞辰
,在冬季马戏团剧院,由阿瑟·尼基什先生指挥,举行了瓦格纳作品演奏会。全场听众一直处于极度兴奋的狂热之中,简直让人以为——请上帝饶恕我——所有这些听众都或多或少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私生子
。(听众十分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