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唯物史观载体和具体存在形式的社会形态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高度评价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可视为特殊的唯物史观,社会形态则是唯物史观的具体形式,是唯物史观可观察和考证的实体存在。社会形态不仅可以纵向看,从原始社会贯穿到现代社会的各种形式,以及它们的演变过程,还可以横向看分布在地球各个角落的具体的国家形态,因而分别从时间、空间不同维度展现社会形态学生动丰富的内容。
对未知领域的研究普遍遵循由外而内、先外延后内涵的方法,从归纳特征入手逐步深入本质和规律。同样,马克思在未完成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中也如黑格尔那样,从国家治理这一显性的表层切入,逐步深入底层的市民社会。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整个逻辑秩序是头足倒立颠倒的,应将此反转过来,即从市民社会到国家而不是从国家到市民社会,这使得他有机会发现唯物史观。一旦发现了新的方法,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之后,过去受困扰的所有疑问都烟消云散,眼前豁然开朗。借助于唯物史观,整个研究工作得以从外延深入内在规定性,进而考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对此进行分子式结构解剖,由此奠定社会形态学的科学基础。
对于横向几千种、纵向几千年形形色色的社会形态、国家形式,根据内在的结构而不光凭经验或外在特征进行分类排序,就表明这门学科已经超越了它的初级阶段而达到成熟程度,标志着这门学科的诞生。有了结构知识再进行分类,远比经验归纳法科学得多。所谓成竹在胸,就是有了结构图谱再分门别类,这种方法远比经验归纳法科学得多。培根称之为“新工具”或新方法。横向和纵向相呼应,表明结论不仅能从考证远古原始社会残存的遗骸中得出,还能从保留下来的某个原始丛林中的某些原始生活方式中找到踪迹,时空两方面是彼此对应的,可以多方对照来看,深化对研究对象的认识。
譬如,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有着一千多个民族、七百多种语言,是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博览国,其中有些民族的生活方式还很原始,是考察古代社会的活化石。再就奴隶制而言,不是每个地域都像古埃及那样有过大规模的奴隶劳动,但是不把人当人看待、像拥有牲畜那样拥有人口的现象在各地的历史上却是广泛而长期存在过的——从生产领域到生活领域、从政治领域到经济社会等领域,奴隶从一开始的战俘到后来被贩卖的非洲黑奴,时间跨度很长,这个庞大的劳动力群体源源不断地得以补充,奴隶被当作私有财产一样看待,直到19世纪才有废奴、禁奴法律,在此之前蓄奴行为都是合理合法的。黑人在政治上获得选举权则是在更晚的时候,直到20世纪中叶才告实现。
再如历史上各种封建制,外观上千姿百态,内容也千差万别,经常被张冠李戴,导致众说纷纭。但是,无论后人怎么定义,都不应忽略这些社会形态有一个共同本质,即都是为了有效地控制人,控制某些特殊的稀缺资源也是为了间接地控制所有人口,为达此目的甚至无所不用其极。相比之下,奴隶制直接地控制人,其枷锁是有形的,封建制则是通过物(资源)间接控制人,化有形枷锁为无形,实现了更有效的控制。那些被视作命根子的稀缺的战略资源,可以指土地、粮食、食盐或其他任何紧缺物资,也可以是水源地,或钢铁等关键物资,垄断了所有人所仰仗的这些战略资源,也就间接地控制住了人。公元前81年(汉昭帝六年)的《盐铁论》就是封建制的产物,汉宣帝教训太子刘奭(后来的汉元帝)时说得很直白:“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从历史演变的趋势看,社会管控是逐步放松和放开的。对人的控制从直接到间接,从控制人到控制物,再到控制资本,社会流动性和个人意愿逐步增强,源源不断地形成生产合力,这才是整个社会生产力前进的方向。至于其他方向的生产力,更要靠强力甚至蛮力来维持,逞能一时而不可持久,一旦外力强制力消退便轰然倒下。
资本主义相比于奴隶制和封建制这些赤裸裸的控制手段,更加迂回,连控制方式都是间接地通过资本来实现。现时代的人力资本、无形资本价值提高的速度较有形资本更快,已经成为市场主导力量,“干股”和期权比重增加,外购知识产权比例上升,企业股权结构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至于社会主义,更是要打破物的关系背后被资本奴役的生产方式,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让多数人更为自由充分地发展。
在社会形态分类中,既有以生产关系为尺度(尤其是所有制),也有以生产力为尺度(尤其以劳动工具为标志),二者并不矛盾,既不存在脱离了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也不存在脱离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而是相互呼应,彼此对照,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力。这种辩证关系告诉人们生产方式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也预知它什么时候改变,如何变化。那就是,生产条件改变,尤其是生产工具的新发明新创造,意味着整个生产方式将会发生联动的反应。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制,它虽然不是生产方式改变的因,却是生产方式改变的结果。所有制是所有生产关系凝聚的焦点,集中体现了生产关系的一切方面,因此,社会形态按所有制形式分类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五形态”就是以生产关系尤其是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为依据划分的,依次分别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再加上当时所讲的未来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共五种社会形态。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就所有制形式来划分的社会形态,而不是只讲所有制形态。
除“五形态”外,还有其他多种划分标准。如从生产力,尤其是生产工具看,分成如下几个阶段:分别是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信息时代;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的生产方式看,分为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等。2003年教材改革之后,又出现新的说法,如“史前时代”“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等。
从马克思原著中也能得到相应佐证:
1.以生产工具、劳动资料为标志
“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以生产工具为出发点,这里已经表明了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生产资料对经济社会形态的决定作用:
“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种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
“在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和农业)的场合,机器被用来完成个别过程,而其他过程(尽管和那些用机器来完成的过程也是相连接的)则形成机器生产过程的中断,它们需要人的劳动并不是用来看管某个机械过程,而是为了实现生产本身。在机器时代以改变了的形式重新出现的工场手工业和大农业的情况就是这样。”
“按照制造工具和武器的材料,把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2.从生产和分配角度划分游牧时代、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个人的生产行为最初难道不是限于占有现成的、自然界本身业已为消费准备好的东西来再生产他自身的躯体吗?……无须改变现有东西的形式(这种改变甚至在游牧时代就已发生了)等等的这样一种状态,是非常短暂的,在任何地方也不能被认为是事物的正常状态,甚至也不能被认为是正常的原始状态。”
马克思还指出:
“在工业社会的这一基础得到充分发展的状态和家长制状态之间,存在着许多中间阶段。”
马克思明确提出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思想:
“由封建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各国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相应的工业战争,都取决于资本的加速发展,这种发展可以不是沿着所谓自然的道路而是靠强制的手段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