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景定建康志》研究概况
一、新中国成立前研究举例
《景定志》成书于南宋后期,是较为成熟的地方志,其编纂体例采取正史纪传体方式,脉络井然,颇具特色。志书类目清晰,注文献出处,亦可谓方志史之建树。后来志乘作者多有宗之,亦多评论。元代张铉在《至正金陵新志》的《修志本末》中即认为,“修《景定志》者,用《春秋》、《史记》法,述世年二表,经以帝代,纬以时地人事,开卷了然,与《建康实录》相为表里,可谓良史”,他还指出,《景定建康志》有“事类粲然”的优点,所以“今志用为准式”。
清代《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指出:“乾道、庆元间屡辑地志,而记载尚多阙略。……应合取乾道、庆元二志合而为一,增入庆元以后之事,正讹补阙,别编成书。……援据该洽,条理详明。凡所考辨,俱见典核。”
清人钱大昕《潜研堂集·潜研堂文集》卷二十九《题跋三》“跋《景定建康志》”条载曰:“《景定建康志》五十卷……为《年表》十卷经纬其事,此义例之善者。《古今人表传》,意在扶正学,奖忠勋,不专为一郡而作,故与它志之例略殊。……而《宋史》不为立传,此书又不入《艺文志》,文献无征,史臣不得辞其责也。”
孙星衍在《重刊景定建康志后序》中指出,《景定建康志》于“一方掌故,山川古迹,加之考证,俱载出处”。朱士嘉《宋元方志考》对其进行考证,实际上只是罗列了众家序跋的成果于一处,并没有进行自己的研究,但也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省却翻检之苦。
诸类评论、提要、题跋于《景定建康志》之研究,集中于编纂体例优劣的评论,对于编纂的特点有所分析,但对内容则鲜有触及。
二、新中国成立后研究概况
对于《景定志》,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中曾有所考证,但对于该文献的研究也基本是以类似前述朱士嘉的方法来做的。
刘纬毅于《宋代方志说略》一文中论及宋代方志体例的完备,在列举《景定志》的编章结构之后,概论以“取材广泛,脉络井然”
,还不能说是专门性的研究,对文献体例的认识也基本以既有研究成果为参照。杨冬荃《南京方志提要》对该文献亦有简单介绍,仍侧重于文献的篇章结构、编纂体例、版本种类等等方面。
倪波《江苏方志考》列有“南京方志概述”一节,对《景定志》编纂体例成就有所介绍
,亦基本为《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之论述所涵盖。闵正国于《景定志》之编纂的特点做专门研究,分体例、方法、态度三个部分进行分析,指出志书的编撰体例较佳,编辑方法也很独到,编写态度也很严谨。
《景定建康志》目以类归,层次清晰,模仿正史体例;存地图以考疆域,作年表以考时世,与他志之例略殊;又定凡例,分事任,广搜访,详参订,体例、方法、态度无非如此,自元至今,与其体例诸方面的分析并无显著进展。然相关研究于此持续推进,一定程度上也可说明《景定志》的编纂问题可为一个重要课题。分析志书编纂体例对《景定志》质量的影响,及其对后世志书编纂的具体影响,分析志书编纂理论的形成与变化,不仅是学术上的事情,也是现代社会倡修方志的实践需要。
作为地方百科全书,地方志的记载往往包罗万象,提供了经济、社会、民俗诸多方面的史料,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杨永泉《南京文献综合目录》对于《景定志》予以收录,并就其主要内容、显著特征进行了概括介绍或总结。
《南京文献综合目录》对南京地方文献所见书目进行了系统整理,搜集与整理的相关书目犹为丰富,由古至今,尽行编录,同时更兼及不同版本。该书虽为目录、提要之类,然已由编纂体例的讨论转向以内容本身的分析与研究,为相关研究创造了诸多便利。
对文献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是加深文献研究必然所趋;对文献的具体内容进行整理、考证,也是服务于文献应用的基础。《景定志》中的地图数量较多,胡邦波首次对志书中的地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对于地图的绘制年代和版本源流做了较详细的考证,并在通过地图地名考证的基础上,找出了与现在的对应点,进而计算出地图两点距离与现代实际两点距离,估算出大约的比例尺,从而对于《景定志》中地图制作的精确性给予了赞扬,对于地图的详备情况、表示方法也给予了论证。
熊燕军以志书所载宋代建康都统制为中心进行考察,比较了北宋与南宋的“驭将之术”,史料整理细致,立论新颖巧妙。研究认为,“与北宋侧重‘分割事权’‘以文制武’的‘驭将之术’比起来,南宋由于国防形势较为恶劣的原因,武将尤其是高级武将的地位和权力均得以加强,在无法分割大将事权甚至还要强化事权的情况下,南宋‘驭将之术’的重点放到了任职年限和任职方式等方面。”
杨杨《〈景定建康志〉研究》是针对该志书的专门性研究成果之一,相对系统和全面。该研究探讨了《景定志》的成书背景,梳理了修纂者的生平以及志书的版本存流、编纂结构等问题,肯定了志书独特的史料价值。该研究对于志书的内容也有选择地进行了重点分析,诚如作者所说:“通过该书所偏重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文教三方面内容的分析,反映出建康府在南宋时各方面的情况,得出建康府在南宋具有重要地位的结论。”
权玉峰《〈景定建康志〉所载南朝建康令考补》一文对志书有关南朝19位建康令的记载进行了考证,对其中的错误记载、纰漏之处予以查漏补缺、纠正舛误,丰富了《景定建康志》的文献研究,也为深化南朝建康令、建康史地的研究提供了佐证史料和查考便利。
从志书主修与主纂的具体修志工作情况出发,韩章训《主修与主纂的职责与协作——〈景定建康志〉编纂的历史经验》一文总结了《景定志》的编纂经验,对于当前方志编修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该研究指出志书的编纂经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修马光祖和主纂周应合胸怀崇高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尽心尽职,出色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主修马光祖、主纂周应合均以修志大局为重,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精诚合作,赢得行政性、学术性的高度统一”。
总的来说,《景定志》作为一部地方文献,内容比较丰富,所谓“一方之全史”者,更涵盖诸多方面。“《建康志》确是一部稀有的传世名志、经典宏著”
,但对于其具体内容的研究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