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位置
物有所归,各尽其用。
——美国牧师查尔斯·A. 古德里奇
(Charles A. Goodrich)
请注意:本章的内容会让你感到有些困惑。但请放心,这种形式背后是有原因的。我保证看到最后一切都会明了。
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 2016年,美国学生亚历克斯·马伦(Alex Mullen)在19.41秒内成功记住了洗过的一副52张扑克牌的顺序。
● 2013年,瑞典作家约翰内斯·马洛(Johannes Mallow)在5分钟内成功记住了一串有1080个字符的二进制数字。
● 2015年,印度菜贩苏雷什·库马尔·夏尔马(Suresh Kumar Sharma)成功地记住了圆周率的前70030个数字。
毫无疑问,上面提到的3个人都有令人敬畏的记忆力。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完成这些壮举的人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是完完全全的普通人。他们没有渊博的知识,也没有摄影式的记忆力,更没有天生的“超人大脑”。他们有着和你我一样的神经结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都使用了一种有2000年历史的记忆术——“轨迹记忆法”(method of loci)。这种方法有两个简单的步骤:第一步是设计。一般人对枯燥、无聊的内容记得极差(参加过冗长的董事会吗),但对令人难以置信或极度震惊的内容记忆力却惊人地深刻(目睹或经历过车祸吗)。第一步就是利用这一点,精细地设计一个过程,把普通的内容在脑内替换成不普通的图像。比如,你在试着记住一副扑克牌时,可以在脑内把梅花3换成“猫王”穿着比基尼在装满布丁的儿童泳池里扭屁股的画面。设计得越具体、越奇怪,记忆效果就越好。
第二步是放置。把每张牌都替换为设计好的图像后,你可以选择一个非常熟悉的特定地点(比如童年时居住的房子),沿着行走路线把每张图都放在一个特定位置(比如大门边、走廊里、厨房中等)。放置的过程可以让你轻松地记住摆放图像的顺序。在需要回忆这副扑克牌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在脑海中的这个房间里漫步,看到图像时就喊出它代表的牌(在大门边看到“猫王”在一堆布丁里——梅花3;在走廊里看到麦当娜骑着一只老虎——方片6)。
实际上,几乎所有脑力运动员使用的都是这种技巧的某种变体。这表明空间位置和记忆力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烈的联系,但其中的机制到底是怎样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