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依赖
在上一章中,我们讨论了“记忆之门”——海马。这章中,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海马底部的一个小区域——“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 gyrus,图23)。这个小结构会持续不断地通过海马输送信息,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信息,都要在这里被处理某一部分。那么海马旁回处理的是什么呢?

图23 海马旁回
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员向受试者展示了几十个日常物品的图像,要求他们记住尽可能多的物品,同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这些图像的区别在于,有些物品的背景是空白的,而另一些被放置在真实的环境中。结果表明,只有那些被放置在真实环境中的物品出现时,海马旁回才会强烈地活跃起来,哪怕人们并没有刻意关注或试图记住环境信息(图24)。

图24 海马旁回如何处理环境信息
在上一章中我们了解到,位置细胞会自动将空间布局编码并嵌入记忆中,海马旁回则会自动对物体的环境信息进行编码并将其嵌入记忆中。此外,就像空间布局一样,环境信息也会成为线索,帮助我们重构记忆或预测未来。
也许最好的佐证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项实验(图25)。一组深海潜水员在水下6米的地方练习记忆一串词语。第二天,一半潜水员返回6米深的海里,另一半则留在陆地上。所有人都被要求回忆昨天记下的词语。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图25 情境依赖记忆
尽管没有人在记词语时刻意关注了蓝色的海水、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和周围的热带鱼,但这些信息依然被编码并嵌入了每个人的记忆中。因此,回到水里的潜水员能比陆地上的潜水员多回忆起35%的词语。
环境包含的不仅有视觉特征,还有气味、声音、质地等特征。环境的这些“感官”特征被编码并嵌入了每一段记忆。现在,就在你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无论你的鼻子闻到了什么气味,耳朵听到了什么声音,皮肤感受到了怎样的质地,这些都会成为你对这句话的记忆的一部分,无论你是否真的注意到了这些感觉。
简言之,学习地点最终会成为学习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人员称之为“情境依赖学习”。这就是为什么在工作场所以外偶遇同事时我们会认不出他们,为什么某些气味可以触发鲜明的记忆,为什么回到童年的某个地方会让我们重拾早已遗忘的记忆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