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逻辑三要素之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英语字典中对“Concept”的解释为“An idea or a principle that is connected with something abstract”。也就是说,概念是指一些关于抽象事物的思考和定义。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物是通过我们的思维去赋予它们意思或意义,然后通过语言符号呈现出来的。所以说, 这些意思或意义就是概念的思维内显形式,语言是概念的外显形式 。
可以说,明晰概念是我们了解事物的第一步,是我们学习、研究和讨论的基础。认知水平越高的人,越能认识到概念的重要性。
《思辨与立场》一书中提到, 学习一门课程应该从理解课程的最基本概念开始 。比如,“稀缺”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其他经济学概念都与这一中心概念有关:稀缺意味着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拥有所有想要的资源(稀缺的事实),我们想要得到一些东西的前提是必须先放弃另一些东西。
再比如,2016年11月9日下午,在北京举办的“朗润·格政”国家发展研究院论坛上,两位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和张维迎在北京大学朗润园进行了一场十分精彩的辩论。他们辩论的主题是“产业政策”。在辩论的开始,林毅夫首先开讲,在说完客套话后他提到,
在准备这个报告的时候,他们给我一个任务,你在讲你的看法之前先定义一下什么是产业政策,我想定义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会各说各话,谈论过程当中就没有激情。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学习交流中,概念有多么重要。
2.2.1 概念要明确且清晰
对概念的明晰和定义是我们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一个领域内,如果一个系统的核心概念的定义出现了问题,可能会给上层的业务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此前我们在做社区团购业务的时候,由于系统是从盒马交接过来的,而在之前的系统中并没对商品、货品这两个重要概念进行区分,导致后续出现了领域边界不清、团队职责不清、系统修改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例如,我负责的商品系统对外会被供应链、仓库物流消费使用。作为商业的基本要素,商品被外部系统依赖本来也是正常的,只是原来的系统并没有清晰地明确商品和货品的概念,导致商品系统在承载商品管理职责的同时,还承载了货品的职责。管理的是商品,发布的是商品,采购的是商品,销售的是商品,仓内扫码作业还是商品。这种不区分上下文地使用“商品”这个概念,导致商品就像洪水一样以一种模糊的方式泛滥到各个系统中。
比如,仓库的扫码作业依赖商品系统去找到条码和货品的关系。这种不合理的依赖关系,以及商品和货品概念的耦合,导致商品系统非常脆弱。仓内扫码作业经常会出现条码正确,但背后的货品信息出不来的问题,进而导致在面对新的业务场景时,系统不能“正确”地提供支撑。为了让业务可以继续下去,技术人员不得已在错误的模型基础上采用了各种补丁办法,导致系统的复杂度呈指数级上升。
在深入理解了系统的关联关系后,我发现了“货品”概念的缺失。当我把这个概念显性化出来之后,整个系统的边界关系、底层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也明朗了起来,如图2-2所示。

图2-2 概念不清引起的领域边界问题
2.2.2 制定团队通用语言
以往在演讲中分享领域驱动设计(Domain Driven Design,DDD)时,我总是会花很多时间介绍概念的重要性。实际上,DDD的核心就是强调概念和语义,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通用语言(Ubiquitous Language)上,语义的重要性体现在界限上下文(Bounded Context)中。一个团队只有具有统一的语言概念基础,并划分了清晰的边界,才能更好地沟通协作;文档和代码中的核心概念只有保持一致,才会具备更好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因此, 我建议,任何领域都应该有一份核心领域词汇表,方便团队在这些核心概念的表达和命名上达成共识。
表2-1是我在做商品业务时和团队一起制定的核心领域词汇表,我要求团队(包括业务方、产品经理)在开会、写文档(需求文档、设计文档),以及写代码的时候都必须使用“通用语言”。我们的确也是这样做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显著提高了我们的沟通协作效率,因为有“通用语言”,文档和代码的可理解性也会提升不少。
表2-1 商品业务领域词汇表

概念是一切的基础,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就要从弄清楚每一个概念所表达的具体内容(内涵和外延)开始。
2.2.3 管理者的概念技能
在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模型叫作罗伯特卡茨模型,其中提出管理者必须具备3种必要的技能,分别是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人际关系技能(Human Skill)和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如图2-3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越高阶的管理者对技术技能要求越少,但对概念技能的要求越高。

图2-3 罗伯特卡茨模型
这是因为概念技能是管理者统观全局、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具有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并认清主要矛盾,抓住问题实质,形成正确概念,从而形成正确决策的能力,即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说,概念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和发现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以及权衡不同方案的优劣和内在风险。
管理者的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经过加工处理,将关系抽象化、概念化的能力 。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会把自己的组织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且熟悉各个小组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各种技能来处理组织中出现的问题,将问题细化并各个击破,实现企业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概念技能的管理者能够认识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地分析组织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拟定正确的解决方案加以实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管理者的概念技能对于高级的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对于中级的管理者次之。
前面提到, 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 。在基础管理中,技术技能所占的比例较大;而在高层管理中,处理无形事物的概念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越到高层,越需要快速的理解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快速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