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逻辑链
通常情况下,你会觉得什么样的人说话特别有深度呢?是不是那种他一说话会让你有茅塞顿开的感慨,甚至忍不住发出“Aha”的惊叹的人?这种人通常会有深度思考的习惯,他们的逻辑链比普通人要长,更擅长深度思考,因此他们可以挖掘事物的根本原因,推断事物的深远发展结果。
在现实中,不是所有的逻辑链路都是简单的“因为……,所以……”,而是有可能在“因”和“果”两个方向上进行拓展。
2.5.1 5Why思考法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思维逻辑链都比较短,短就意味着肤浅,找不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延长思维逻辑链的方法之一是5Why思考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5Why思考法,是指对一个问题连续多次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注意:这里的5Why不是一定要问5次,而是要灵活运用延长逻辑链来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到底要问几个Why呢?确定这个数字的原则是:不断追问下去,直到问题变得没有意义为止。
例如,一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这样一个因果逻辑链:A导致了B的发生,B导致了C的发生,C导致了D的发生,D又导致了E的发生,如图2-4所示。所以,在看到E时,如果我们只追问到D这一层,就是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比如上面提到的服务器超时问题,其表象原因是数据库操作错误,根本原因却是缓存服务器的内存空间不足。

图2-4 思考的逻辑链
凡事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一个著名的提问法叫作5Why提问法。对于任何问题,如果你能扛得住5个以上的“为什么”,那么说明你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
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曾经举了一个通过5Why提问法找到问题根本原因的实例。
有一次,大野耐一先生见到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仍不见好转,便上前询问现场的工作人员。
问:“为什么机器停了?”(1Why)
答:“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为什么机器会超载?”(2Why)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3Why)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来油。”
问:“为什么润滑泵吸不上来油?”(4Why)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问:“为什么油泵轴磨损了?”(5Why)
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润滑油里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是如此,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种触达问题本质的思考会显著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度思维能够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好处——在学习、工作、管理、投资等方面,而思维逻辑链的延长则是深度思维的重要表现。
2.5.2 5So思考法
5So思考法,是指对一个现象连续追问其产生的结果,以探求它对未来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凡事多问几个“所以呢”,能让我们拥有推演事物长远影响的能力。
如图2-5所示,如果说5Why是在“因”的方向上进行拓展,回溯问题的根本原因,那么5So就是在“果”的链路上进行拓展,旨在洞悉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图2-5 5Why和5So对比
当年,年轻的马云访问美国,在朋友家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他在电脑上小心翼翼地输入“beer”并按下回车键,电脑上出现了美国的啤酒、日本的啤酒、德国的啤酒……唯独没有中国的啤酒,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马云。
如果我们站在马云的角度,他当时内心的思考过程也许是这样的。
“互联网这么方便,可以快速获取这么多信息,所以呢?”(1So)
“互联网技术就是未来。”
“所以呢?”(2So)
“中国当前还没有像样的互联网公司。”
“所以呢?”(3So)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必将拥有大型互联网公司。”
“所以呢?”(4So)
“我回国后要顺应大势,创办中国的互联网公司。”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云开启了他的第一次创业——创办中国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