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树立职业理想
一、职业理想的内涵
职业理想是人生理想在个人职业领域的体现,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何种成就的愿景与向往。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
职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对未来职业表现出的一种强烈的向往和追求,是实现其他人生理想的基础和保障。职业理想作为人特有的一种主观意识,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形成的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应。社会分工、职业发展演变等客观因素将对职业理想的发展、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职业理想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职业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职业的出现不断丰富和完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职业的专门化而不断发展。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活的设计和规划,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载体。职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人的理想追求、成败得失大部分都体现在职业生活中。
二、职业理想的作用
(一)职业理想是个人成功的基石
职业理想是实现个人理想、体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往往需要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实现自我价值。人生的理想追求、成败得失大部分都体现在职业生活当中。职业理想是一种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
(二)职业理想是个人成功的导向标
列夫·托尔斯泰在《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中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职业理想在择业、创业及其准备过程中起着精神引领和导向作用。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的,并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也就是说,科学的职业理想确立后,人们根据职业理想来规划学习、工作实践,从知识、技能等方面去完善职业素质,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再经过努力奋斗,人生目标必然会实现。所以,职业理想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职业理想是个人成功的原动力
职业理想是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的职业理想,在精神上就有了支撑,就有了坚强的意志。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在实现职业理想的过程中,不论遇到多大困难和挫折、多少艰难险阻,都能做到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科学的职业理想能激发学生的斗志,为实现职业目标而努力奋斗。因此,职业理想是高职学生择业、创业的原动力。
三、树立职业理想
(一)职业理想分类
1.短期职业理想
短期职业理想是指2年以内的职业规划,主要目的是确定近期具体目标,制订近期应完成的任务和计划。
2.中期职业理想
中期职业理想是指2 ~ 5年的职业规划,主要是完成从理想向实践过渡。
3.长期职业理想
长期职业理想是指5 ~ 10年的职业规划,是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修正并制订更长远的目标。
4.终身职业理想
终身职业理想是指对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时间跨度可达40年,目的在于确定整个人生的发展目标。
(二)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1.确立近期职业目标
进行积极的人生探索,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了解职业的内涵及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懂得性格与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异,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合理地选择就业目标。
2.树立中期、远期职业理想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期望,根据自身特点、职业需求和职业兴趣正视自身优缺点,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和职业。建立所学专业与未来可能从事职业之间的联系,并由此形成学生的职业兴趣。
要懂得职业理想不等于理想职业。一般认为当个人能力、职业理想与职业岗位最佳结合时,即达到三者的有机统一时,这个职业才是你的理想职业。只要你的职业理想符合社会需要,而自己又确实具备从事那种职业的职业素质,并且愿意不断地付出努力,迟早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理想职业却带有很大的幻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