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向及意义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对部分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高校把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考查学校教育效果的一大指标:毕业生就业率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也会影响学校的招生及培养计划。而从社会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很多事实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关。“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既然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那么,高校教育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同时,高校也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社会、企业也应该尽力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职业素养在工作中的地位
《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到走上成功之道的过程,再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等著名人物的成功经历,并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是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职商高低,而职商由主动、责任、发展、敬业、品格、执行、协作、形象、智慧、绩效十大职业素养构成。
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关键作用的就是素养。缺少这些关键素养,一个人将一生庸庸碌碌,与成功无缘。拥有这些素养,会少走很多弯路,以最快的速度走向成功。
前面已经提到,很多企业之所以招不到满意的员工是因为找不到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可见,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招聘员工的重要指标。如成都大翰咨询公司在招聘新人时,要综合考查毕业生的5个方面: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好身体是工作的物质基础;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是最重要和必需的,而专业素质则是锦上添花。职业素养可以通过个体在工作中的行为来表现,而这些行为以个体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意志等为基础。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员工必须具有的,也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
三、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职业素养培养对人成长的意义
从个人角度来看,培养职业素养最直接的意义在于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适者生存,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职业素养中的职业道德,属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范畴,其重要内涵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余地渐宽,超越学历的劳动力职业素养问题逐渐为用人单位所关注。
现在很多人缺乏对所投身职业的基本素养的了解,还不懂得学历与职业之间经常存在不对称的关系。当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与工作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时,就业难的问题就难以避免。一方面,大学生感叹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也在抱怨招一个合适的新员工难。多数企业在招聘一些重要岗位时,考虑更多的是为企业输入所需人才,实现合理配置以实现企业长足发展。因此,应聘人员的职业素养尤其是道德品质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录用标准。如果学生既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又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有被录用的可能。但现实是不容乐观的,大多数毕业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普遍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学生在校时更多地专注于技能的养成而忽视了基本工作能力,但这恰是职场中很重要的素质。企业对这些新员工评价低,大部分原因是其工作态度差,而非工作业绩和业务能力欠缺。大学毕业生在供需见面会上的自主择业过程中,职业素养好的学生往往受招聘单位的欢迎,比较容易就业,而职业素养差的学生可能难以就业。在求职过程中,部分学生专业水平较低,不能通过专业测试;部分学生能顺利通过专业测试,但因不善沟通、不注重细节、不讲诚信等职业素养的欠缺,最终失去就业机会。
(二)职业素养培养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聚集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他们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职业素养培养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从国家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职业素养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职业素养缺失,从而导致就业状况不理想。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迫切的社会任务。这需要高校深入实际,不断探索,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