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
现代设计的领域按照所呈现的形式可分为二维空间、三维世界以及带有时间因素的多维空间。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形式的基础问题,在各种设计领域都得到了普遍应用,是研究设计构成的最基础部分。
什么是构成,简单地讲,就是各视觉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并根据该要素的形态、尺寸、色彩、材料、明暗、肌理等因素进行视觉关系的协调和创造。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写道:“形式是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也是在艺术创造中不断发展的,每位设计师和艺术家都在利用形式的基本关系,并力图创造自己新的形式。当某一形式成为设计师善于和准确表达其所需要传达的东西时,形式也就构成了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构成是解决形式问题的方法,形式是构成创造的结果。
平面构成作为一门研究形象在二维空间中的变化构成的科学,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平面构成以点、线、面作为理性的视觉元素,去研究平面图形及其整体构成的方法和规律,从而建立起理性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同时应用这种思维和理念对图形、文字、色彩等形象视觉元素进行探索、研究、拓展,在理性与感性交融的过程中掌握视觉元素的构成图形、层次、空间等视觉关系的方法和规律,为最终应用构成理论进行各种设计奠定基础。
构成理论的学习是一个视觉思维的过程,是一个研究设计方法和设计规律的过程。
第一,追求数理逻辑在视觉上的形式美——平面构成理论不是以传统的图案教学和写生变化为基础的训练模式,而是以抽象的思维方式追求数理逻辑的形式美、秩序美的理性思考。
第二,强调理性图形自身的形式美——平面构成理论基于对视觉认知与数理秩序所产生的审美原理,表达的是一种严谨性、规律性和秩序性的美,因此,一向被认为是纯感性的、纯个性的视觉语言,通过平面构成注入理性的、规律性的分析,从而减少设计构思时的很多不确定性。
第三,注重理性与感性的研究——理性思维与感性设计的统一成为平面构成理论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平面构成在理性思维研究的同时也应结合感性视觉的分析,使理性思维能够与感性思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保证构成理论既起到对具体设计的理论指导又不至于成为平面设计的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