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现代设计的萌芽
1.2.1 俄国构成主义运动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中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无论从其深度还是探索的范围来讲,都毫不逊色于德国包豪斯或者荷兰的风格派运动。但由于这个前卫的探索早在 1925 年前后遭到了斯大林的反对,因此,没能像德国的现代主义那样产生世界范围的影响,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1919 年,伊莫拉耶娃、马列维奇和李西斯基在维特别斯克市成立了激进的艺术家团体“宇诺维斯”。同年,李西斯基开始从事构成主义的研究,把绘画上的构成主义因素运用到建筑中,并用“PROUN”来指代新艺术。1920 年,宇诺维斯在荷兰和德国展出了自己的作品,对荷兰风格派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构成主义最早的设计专题是 1922—1923 年由亚历山大·维斯宁和他的弟弟列昂尼·维斯宁设计的人民宫,这是一座巨大的椭圆形体育馆建筑,旁边有一座巨大的塔,塔与体育馆之间是无线电台天线网,这些天线网同时起到建筑空间结构的作用。
当时,西方的前卫艺术运动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影响较大,战后出现了表现主义的新高潮:表现形式各有不同,虚无的、伤感的、宿命的成分大大增加,体现在勃什和维弗尔的诗歌、凯塞和托勒的戏剧、卡夫卡的小说等方面,与此同时,现代建筑也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俄国的构成主义此时传入西欧,对促进新形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3 年,有两件重大的事情促进了现代设计观念,特别是构成主义的发展。一是国际构成主义大会的举行。1922 年,德国包豪斯学院在杜塞多夫市举办国际构成主义和达达主义研讨大会,有两个世界最重要的构成主义大师前来参加大会,他们是俄国构成主义大师李西斯基和荷兰风格派的组织者西奥·凡·杜斯博格。他们带来了各种关于纯粹形式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构成主义观念。二是俄国文化部在柏林举办的俄国新设计展览。这次展览不只是让西方系统地了解到俄国构成主义的探索与成果,同时,更重要的是了解设计观念背后的社会观念——社会目的性。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立即改变了包豪斯学院的教学方向,抛弃无病呻吟的表现主义艺术方式,转向理性主义,提出“不要教堂,只要生活的机器”的口号,成为包豪斯学院自 1919 年成立以来第一次重大的政策调整。虽然包豪斯学院直到 1927 年才开办建筑专业,但是它的基础教育和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受到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格罗皮乌斯聘用康定斯基和来自匈牙利的构成主义设计家拉兹洛·莫霍利·纳吉担任包豪斯学院的教员,正是受其影响的重要表现。
1.2.2 俄国构成主义运动的影响
俄国构成主义在艺术上具有非常大的突破,对世界艺术和设计的发展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电影上,爱森斯坦创造了构成主义式的新电影剪辑手段,被称为蒙太奇,成为世界电影剪辑手法中的核心成分。俄国舞台剧作家梅耶霍德的舞台设计和剧本安排受到构成主义的很大影响,同时他的作品又影响到欧洲现代戏剧家匹斯卡多和布莱希特的创作。罗钦科和李西斯基的平面设计,特别是平面排版设计和大量采用摄影的方式,影响了许多欧洲国家的平面设计,尤其是在纳吉的设计中表现明显。在建筑上,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在格罗皮乌斯、阿道夫·迈耶(包豪斯学院第三任校长)等人的设计中非常鲜明。1922 年,他们两人在竞争“芝加哥论坛报”大厦建筑项目上表现出这种理性主义的倾向和俄国的影响。米斯·凡德罗当时的一些作品,如 1923 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办公室设计项目、砖结构农村建筑项目等,都明显地受到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