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训练开始之前的热身
在接下来的阅读方法训练部分,本书会帮助读者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经过训练,读者的阅读速度会有至少翻倍的提升,特别是通过学习本书第3章介绍的一系列快速阅读技巧及做练习。读者在做这些练习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届时请不要气馁。阅读效率的提高,不是朝夕之功,只要读者坚持训练,就会有所收获。在做完本书包含的练习之外,还请读者自行寻找适合的阅读材料来练习,练习时间需至少持续一个月。在正式开始训练之前,我想先用科学知识鼓励一下读者。我不喜欢“煲鸡汤”,哪怕是做精神动员,我也希望用科学说话。
1.7.1 学习的时候大脑里发生了什么
大脑可以学习的生物学基础,在于我们的大脑中神经连接的变化。身体与大脑的一个主要差别是:我们的身体可以不断长出新细胞,但成年人的大脑,一般不会分裂出新的脑细胞。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比如在成年人的海马体中,科学家观察到新产生的神经元。但在成年人绝大多数的脑区中,目前并没有观察到有新的神经元生长的证据。
成年人是如何学会新技能的呢?是靠改变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我们的脑细胞之间有各种连接,我们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大脑就在做“重新布线”的工作。我们忘记一些事情,实质是某些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变弱甚至消失,我们学会新的事情,实际是某些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变强。
我们的神经细胞轴突外包围着一层叫作“髓鞘”的膜,髓鞘可以起到电气绝缘的效果,也就是避免神经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还可以加快神经信号传递的速度,最快可以提高10倍之多。我们练习某一个技能的次数越多,负责这个技能的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网络就被激活得越多,在这些神经元轴突外的髓鞘就会越厚,它们之间的信号传递就会越快。我们的大脑是靠形成新的网络结构来学会各种知识的,这些结构内的信息传递速度越快,我们处理相同任务的速度也就越快,这就是熟能生巧的神经科学机理。
了解了大脑学习的机制,读者就可以理解练习的意义。本书中包含的多数练习、方法,仅仅通过阅读是不能掌握的,必须经过持续一段时间的演练,以及后续不断的实践,才能做到运用自如。
1.7.2 拥抱成长型思维
在我们做练习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学习本来就是去挑战自己之前做不到的事情。一直重复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并没有学习效果。关于练习的心态,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2006)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极为重要的区分方法,那就是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智商或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无法习得。在这样的归因方式下,人们觉得自己的智商已达上限,自然就会消极怠学。然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则会认为,学校课业所涉及的智商和能力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提高。
我们对比一下两者在行为上的一些不同:

研究人员让一群五年级的小学生完成一套简单的益智题,然后对他们给予表扬[穆勒(Mueller)和德韦克(Dweck),1998]。其中一半学生得到的表扬是针对他们的智力的,“这些题都能做出来,你一定非常聪明。”另一半学生得到的表扬则是针对他们的努力的,“答出这些题肯定花了不少工夫,你真厉害。”接下来,学生们需要选择挑战一道难题或简单题,这时努力受到表扬的组之中有92%的学生选择了难题,而智力受到表扬的组中只有33%的学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这就是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区别。我们要想在学习上成功,拥抱成长型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我们科学地练习,大脑就会重新“布线”。
本书的行文方式,不是鸡汤式,也不是洗脑式,而是用科学证据说话。本书介绍的方法,都是经过多年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法,不是什么普通成年人掌握不了的高难度技术,所以请想要学习的读者,务必坚持练习,相信一定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