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了解作者
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对我们理解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我们可以从作者的背景大致猜测出其观点的切入角度,以及此书内容所属的领域。其次,如果此书内容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领域,我们往往可以从作者的背景、所属的流派,大致推测出其立场和倾向,而这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书的基调。如果封面上的作者简介还不足以让我们做出判断,我们还可以搜索作者的名字。如果作者是重要的学者或知名作家,一般网上会有其详细资料。作为对一本书的初始理解,这样做就足够了。
举个例子,本书的最后一章,是用本书介绍的阅读方法一起读《技术的本质》这本书,我们先来看这本书的作者简介:
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
·复杂性科学的重要奠基人。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硕士学位和运筹学博士学位,37岁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经济学教授。
·圣塔菲研究所元老级人物。投身于复杂性科学领域研究,在圣塔菲研究所科学委员会任职时间长达18年,在理事会任职10年。
·研究经济正反馈机制的先驱,以“收益递增规律”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新经济思想。
·荣获复杂性科学领域的首届拉格朗日奖。
·1990年荣获熊彼特奖。
从这段作者简介,我们可以了解到很丰富的信息:作者是一门学科的重要奠基人,那么这本书很可能就和这门叫作“复杂性科学”的学科有关系。作者主要的学术领域应该是经济学,而这本书讲的是“技术”,那么作者大概率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技术。如果读者对复杂性科学有所了解,当看到圣塔菲研究所后,肯定感觉如雷贯耳,作者在这个研究所的地位足以说明其学术水平。如果读者不了解复杂性科学,从后面介绍的作者获奖经历,也足以感知到他是一位重要的学术大师。
如果我们对这个领域的兴趣一般,那么从作者简介对书了解到这个程度也就够了。但实际上,如果一本书对我们意义非凡,那么从选书开始,贯穿整个阅读过程,甚至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我们都有必要关注作者本人,因为从作者本人那里得到的收获,往往比从读一本书中得到的收获大。关于这个问题,我将在7.2节做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