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感言
我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样的技术书才是让初学者能够有兴趣打开、读得进、看得完、并且学完之后还很有收获?经过漫长的思考,我找到了一些答案,并在本书的写作中进行了实践。
要想让读者打开图书翻上一翻,不算太难。只要在书名、封面、目录上做足文章就可以。关键在于读得进、看得完、学后有收获,这对于一本技术书来说是价值和灵魂所在。
面对全新的知识,读者往往都是迷茫的,这就像要把《梁山伯与祝英台》介绍给西方人时最好翻译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为了让读者能够读得进去,我使用了类比的方法。故事、电影、智力题等这样的类比遍布每章甚至很多小节的引言,只是想让读者在开始之时,不至于因技术的陌生和不适应而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
解决了读得进去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让读者坚持看完并学有收获呢?我发现,在内容是对读者有用的前提下,让学习的门槛不能太高太陡就成了关键。
首先是写作上设置由易到难的平缓梯度,可以使得读者在不经意间完成知识水平的提升。
其次是书中引入丰富的图示可以弥补纯文字给读者造成的理解困难。再有对重要知识点的逐个细节剖析(本书主要是复杂算法的细致讲解)而非简要说明也能够尽可能地降低读者为掌握知识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总之,想让一本技术书可以读得进、看得完、学后有收获,关键在于作者更多地站在初学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就是这样理解也是这样实践写作的,希望您可以喜欢这本书。
程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