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让写作助你职场“变道超车”
对青年朋友来说,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不论是考入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在企业工作,几乎都会涉及写作。在机关事业单位,各种公文的形成,大多是从职场新人或普通文秘人员起草初稿开始的。在企业,同样需要写文章,比如企业发展战略、年度工作计划、汇报报告、数据分析、会议记录、经验总结、会议发言稿、主持词、工作衔接函,等等。
可以说,公文写作堪称青年朋友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已成为职场核心竞争力之一。
我在基层工作时,见证了不少青年朋友通过文稿写作,考入或调入更好的工作平台,改变了人生。现在各种入职和选拔、晋升考试,大多把写作作为必考内容之一。那么,爱好写作、擅长写作,在各类考试或竞争中无疑具有先发优势,往往能脱颖而出。
我在县里工作时,有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年轻且有工作激情,谋划工作有思路、推动工作有办法、服务群众有感情。
有一次,某领导到县里调研,在座谈会上,这位年轻的党委书记以精彩生动的汇报材料,将其工作方法与成效充分展示出来。他饱含感情地汇报:在服务群众工作中,为了让机关青年干部体验辛勤劳作之苦、增收富民之福,开办了青年干部农场体验园,创新推出“干部+农场+农民”工作法,书记当队长——以示范带动群众,老农做老师——以科技引领群众,农民来淘金——以增收致富群众,唱出了示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大戏”,这些富有创意又卓有成效的经验做法,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领导和参会人员。汇报之后,这位领导意犹未尽,便与他“拉家常”似的详细询问起来。
在我的印象中,这位年轻的党委书记对每一项工作,细致到某个人、某一天,说得清清楚楚,原本3分钟的发言时间,给他的时间超过20分钟。领导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要求将其经验做法进行推广。不久后,这位乡镇党委书记也得到了重用,调入省级机关工作。
文稿写作看似文字水平的反映,实则是青年朋友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积累,如较强的理论功底、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思想方法。文稿写得好的朋友,大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能力。
1.极强的领悟能力
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社会的向上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文秘人员的大脑就如同一个综合性的“加工厂”,他们通过领悟、综合、加工,一篇符合领导个人要求的个性观点和文稿就生产出来了。
这种领悟能力,一方面只需领导稍加点拨,就能察言观色、心领神会,迅速掌握领导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能在学习领会上级的部署要求、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后,迅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极强的学习能力
管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经验曲线”,又称“学习曲线”,是指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的工作过程也是学习过程,从事这项工作的时间越长,积累的经验越丰富,总结的教训越深刻,工作起来就越会高质高效。简单地说,经常执行一项任务,每次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这个关系最初在1936年美国怀特·帕特森空军基地被量化:每当飞机生产数目加倍,所需的劳动时间就减少10%~15%。随后在其他行业的经验研究得出了不同值: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三十。
对于职场青年朋友来说,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在学校里就完成了,岗位学习、业务学习、终身学习才是赢得未来的关键。善于写作的朋友一定是善于学习的,特别注重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等,常学常新、常悟常新,不断在“干”与“学”的实践中积累经验。那么,他们在职场竞争中,也就更具有比较优势。
3.极强的实践能力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文稿写作也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否则就是空发议论、无的放矢。反过来说,文稿写得出色的朋友,不仅能把实际情况是什么搞清楚,还能把应该怎么办搞清楚。研究文稿的过程也是研究工作的过程,如果你对工作不了解,即使天天推敲文字,最终也写不出好文章。
4.极强的创新能力
写作是一种产生新思路、新观点的创造性活动。如果缺乏创新,每次讲到同一个问题的时候,总是老生常谈,总是那张“旧船票”,肯定不行。
文稿平淡、似曾相识,其实质是创新性不够的问题。创新的精髓在于“新”字,新的方法,新的思想,新的角度,必定是大胆突破的、前所未有的。文稿写得好的朋友,交出来的作品总是富有冲击力,一看就有读下去的欲望。
因为“大笔杆子”们有这样的比较优势,那么在竞争中就能抢占先机。如果说从主观讲,这是写作赋予青年朋友的优势。那么从客观看,写作之所以成为青年朋友职场“弯道超车”的快车道,还在于写作的书面表达可以突破地域时空的限制、职务层级的限制,让青年朋友能与领导“跨时空”对话,成为领导认识你、了解你的重要途径。
某乡镇有位年轻干部,刚到基层工作时,常听到身边同事抱怨基层工作事务繁多、苦累不堪,尽管干了很多活,但没人关注,领导也不知晓。
这位年轻干部丝毫不予理会,而是在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研究、积极思考、总结经验,通过对其他地方经验做法的借鉴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投稿后,刊发在该市主流报刊上。领导看到这篇文章后,十分欣赏其才能、文笔。在征求其意见后,便调这位年轻干部到身边做了秘书。
因此,在工作中,假如你有独到的想法、深刻的见解、前瞻的预判,即便你不在领导身边、不在主要部门、不在关键岗位,也能通过文稿或信息的交流,被领导发现和重视,继而得到认可,找到通往成功之门的“另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