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想是不会熄灭的光
著名诗人流沙河在《理想》一诗中写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说明了理想的重要性。
理想,是对美好未来有根据、合理的设想,古人称之为“志”。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理想的传统,认为“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把理想与生命等同视之。
新四军老战士、“中国的保尔”吴运铎说:“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的头上缺少一颗指路明星──理想,那他的生活将会是醉生梦死的。”
领导干部修身,首先要修理想之课。“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矢志不渝地追求伟大理想。人应该都是有理想追求的,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理想。有的人立志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而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把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并且要矢志不渝地追求。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沈雁冰(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就是一位矢志不渝地追求伟大理想之人。
沈雁冰,笔名茅盾。他于1921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他入党之后就担任了中共上海区(兼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他除了负责与国民党合作,发动社会各阶层进步力量参加革命等统战工作外,还承担着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相关工作。这段时间的工作,用沈雁冰自己的话来说:过去白天搞文字,现在却连白天都要搞政治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遭到蒋介石的通缉,并与党失去了组织上的联系。1928年,他东渡日本。归国后,他曾两次向党组织提出申请,要求恢复组织生活。但是因为工作的需要,他的申请没有得到组织的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不分享荣誉,他把要求恢复党籍这个意愿埋藏在心底,殚精竭虑地为党工作,并出任第一任文化部部长。
1981年3月14日,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沈雁冰意识到死神在向他逼近。他艰难地坐起来,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
耀邦同志暨中共中央:
亲爱的同志们,我自知病将不起,在这最后的时刻,我的心向着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我追求和奋斗了一生,我请求中央在我死后,以党员的标准严格审查我一生的所作所为,功过是非。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将是我一生的最大荣耀!
沈雁冰
一九八四年三月十四日
1981年3月31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他的请求,党龄从1921年算起。
树立理想容易,但要树立至死不变的理想,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沈雁冰做到了,他在临终时,将25万元稿费捐出,设立了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为什么能遭遇各种挫折而不断奋起?为什么能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有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且始终坚定执着。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胜利。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途中艰难的历程。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萧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长征组歌》。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些歌词真实地再现了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下,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奋勇前行的。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长征途中的凶险艰难,由此可见一斑。但就是在这样异常艰难的情况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因为“革命理想高于天”。
美国著名作家斯特兹·特克尔在所著的《梦寐以求的希望之乡》中说:“我仍然相信,理想能够拯救世界。只有在人们不再怀抱理想的时候,灾难才会降临。”
综观那些落马的领导干部,其落马的主要根源就在于理想信念丧失。
伟大理想是一种特殊的阳光,是人生航船特殊的罗盘,是不会熄灭的光明。丧失伟大理想,人生将会一片昏暗,前途就会有如风前的蜡烛,随时会被吹灭。
伟大理想不是在温床中形成的,而是在斗争实践中砥砺磨炼而成的。“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越能坚定理想信念。
革命老人徐特立就是在腥风血雨的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坚定理想信念的。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出生在湖南长沙县五美乡一个贫寒的农家。他比毛泽东年长16岁。
徐特立在年轻的时候就向往进步,景仰孙中山,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自1895年起,他在长沙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徐特立是他的老师,毛泽东曾称徐特立是他“最敬佩的老师”。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5月21日长沙又发生“马日事变”,逮捕和屠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当时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者叛变、退党,而50岁的徐特立面对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毅然决然地冒着杀头的危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陆定一在《人民教育家——祝徐老七十大寿》一文中对徐特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同志,就这样对全党同志上了第一课:困难时不要动摇,应当更坚决的奋斗,革命是一定胜利的。”徐老给我们的教科书,就是他的入党,“这本没有字的教科书,比什么教科书都好,也比什么教科书都重要。”
坚定伟大理想,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常修常炼。